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我比剧透先登基 > 第48章完

第48章完

义了。】

【毫无疑问,这对君臣的交流,一开始就很有“判头”,谁做了告密者,另一个都得完蛋。刘穆之也并不像是谢道韫和姜定这样的情况,只有永安能让他跻身高位,但在这段交流中,他其实已经无声地站了队。】

【因为他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您凭什么觉得,当您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后,能让人才归附于您?】

【再如何唯才是举,能为身陷底层泥淖的人才看到希望,那也得让人觉得有跟随的信心才行啊。】

【估计按照刘穆之的想法,要是当时有个喇叭,能宣扬一下女子执政也能成事就好了。】

【这不是一句嫌弃,而是一句为君主的考量。结果,永安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

天幕之上的剪影,像是夕阳下的京口。

两道身影逆着江流的方向沿岸行走。

解说的女声仿佛也正与永安的身份相合,让这段从她口中复述的话,在这一片粼粼金光中,竟像是当时的永安对着刘穆之说出。

“我们从你这个姓氏说起吧,你觉得刘邦的家乡沛县大吗?”

“沛县不算小,但不是都城,比不得建康大。可就是这小小一个沛县,涌现了多少助力于刘邦起事的人才?萧何,沛县的县丞,曹参,沛县管监狱的,夏侯婴,就是个赶车的,樊哙,沛县杀猪的……这些人都为大汉开国创建了不世功勋,成为朝廷重臣,为什么?难道真是沛县这地方曾经天降福运,风水格外的好吗?我觉得不是。”

“是因为他们跟着刘邦从沛县起兵,经过了一场场战事的打磨,得到了历练的机会。当他们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时候,也就比起其他人有了留名的希望。当刘邦做了沛公,做了汉中王,做了大汉开国之君后,这些人也真正青史传扬。”

“换句话说,一县之地,选拔出其中比别人稍有本事的,经过一番打磨历练,就能独当一面,立足朝堂,那我为什么要怕其他人因为我是太后,就不跟随于我呢?”

答案已经很明了了。

“或许我需要张良,需要韩信,但我一定不需要一些以曹参萧何自比,却看不清我是什么人的家夥!”

“先生不应该问我,人才凭什么要因为我打出了旗号而跟从我,更应该问问,你将自己放在哪一个位置上?是要早日得附骥尾的元从,还是能与天下人争个本领高下的人杰呢?”

【君王是不需要证明自己的,反而是将领与谋臣需要证明自己,这就是永安的答案!】

【建康几十万人,在追随一位君主重塑天下秩序的路上,活下来的一定是精英。现在的无人可用,只是别人所以为的而已。】

【永安的以史为鉴,不仅仅看到了之前农民起义的失败,更在她的对手都没有察觉到的时候,被她消化成了一种顶尖的人格魅力。】

【那是君王吸引臣子投诚的自信。】

【刘穆之无话可说,叩首而拜。】

天幕之下,刘穆之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脏漏跳了一拍,随即被另一种更为动荡的情绪所占据,迫使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站了起来,比先前更为怔愣地看向那片滚动的画面。

而先前那些已因“唯才是举”而陷入狂喜的人,更是愈发狂热地望向了天幕。

永安大帝是这样的态度,也就意味着,她不会轻易被方今世道已经传扬出来的某些名声所绑架,又被士族误导进他们的规矩里,收拢完了一圈“才子”,结果大半又是世家出身。

天幕上提到过的名字固然会比他们更有出头的机会,却也未必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这一次,他们未必就有这样多的历练机会,让他们成为永安的重臣。

而那些先前没有这麽多机会接触到高深学识的人,更是听到了天幕随后的话——

【因得附骥尾而获得逆天改命机会的,不在少数。永安大帝敢如此自信地说,也确实是有事实作为证明的。】

【有人还记得视频最开头对于张贵人的形容吗?】

【张贵人姿容妩媚,美色出众,在陈归女病逝之后,就成为了司马曜的心头之好。以美貌得到宠幸的人,注定会面临一个危机,叫做色衰而爱弛。但当张贵人摇身一变,成为姜定的时候,她就逐渐从忐忑奔赴东南的传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