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大明:我朱高煦立国,攻略海外 > 第218章 被打击的朱棣,震惊又眼红

第218章 被打击的朱棣,震惊又眼红

朱棣心中一时有些吃味,很酸。*5*k?a_n+s¨h¢u~.^c?o^m~

这样的百姓要是放在大明,他肯定都会好好对待,但偏偏他的大明就没有。

看了一眼朱高煦,朱棣随即看向这老汉。

“你家中总共五子,三子都入军了,你就真的舍得?

入军可是上战场的,很是危险,怎么还主动送去入军?家中的农活可还忙得过来?”

“朱掌柜你是从大明来的吧,看来你应该刚来不知道这些。

刚才也给你说过了,若是没有大王,哪有老汉如今这一家。

如果是在大明,我绝对不会这样做,但大汉不一样,大王也和大明的皇帝不一样。

送他们入军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了,要是敢贪生怕死,敢在战场上丢脸,回来了我也打断他们的腿。

大王帮我们太多了,也一心为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着想,我们也不能辜负了大王。

不仅是我们家,这村里的人都是一样,去给大王当兵,那是光荣,是为大汉做贡献。

你不知道吧,想要入军,可不容易嘞,还有许多考核,只有合格了才能入军。

像旁边陈老汉他家,也送了三个儿子去入军,结果只有一个人通过了,几年了,都抬不起头来。

我那三个儿子,如果有一天在战场上战死了,那也是一种光荣,而且朝廷还有抚恤,不少呢。

虽然会伤心,自己的儿子哪有不担心的,但为了大王,也是为了做贡献,值得。

我那大孙入学的资格,也是因为三个儿子入军的贡献,本来应该需要抽签决定进入学堂学习的,也省去了抽签。

这可是进入学堂的机会,像我家剩下的那几个孙子,到了年龄的还有两个,现在都只能等,因为每家每户都有贡献,有了资格还需要抽签决定哪家的去。

学堂每年招生只有一百人,可稀罕得紧呢。

而且进了学堂,学费也不贵,大王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很多钱都是朝廷出的。

你说遇到这样的大王,这样的朝廷,我们又怎么能不为大王,不为朝廷做事。

老汉我活了大半辈子,竟然能够遇到这样的大王,我们每个人都很珍惜。”

老汉聊着这些,脸上却是满是期待、憧憬、高兴、自豪等等神情,这是身为大汉百姓的一种荣幸与自豪。

在大汉,做的贡献度关乎方方面面,这也是朱高煦定下这些取得的成效。

这也是朱高煦所能想到驱动所有人一起动起来的原因。

只是解决温饱,朱高煦责无旁贷,但其他的,如果全部都没有任何条件都能获取时,只会让更多的人逐渐躺平,不再创造价值,这不是朱高煦所希望看到的。??兰#兰??文?±/学? ±±更¨?=新′最¨(快![|

朱棣听着这些,心中却是震惊,他没有想到,大汉的百姓,竟然会这样的支持朱高煦,支持大汉的这个朝廷。

主动送子入军,放在大明,朱棣是无法想象的。

大明是卫所制度,基本不会这样招募大军,除非迫不得已时,但即便是招募大军,除了强征,也很难做到这点。

尤其是在大汉还需要有考核才能进入,就是这一点,朱棣就已经能够想象朱高煦的大军实力有多强大。

一直以来,汉军给人的印象都是通过强大的火器来取胜,但这次却是让他看到了本质,那就是即便没有那先进的火器,汉军的战力,绝对不会低。

就连入军都是经过考核进去,那么说明能够入军的人,肯定不会差。

再经过一番训练,装备了尽量的军械以及火器,这样的大军,可不仅仅只是原本大明所有人所认知那般,只会仗着火器打胜仗啊。

更为重要的是,按照如今眼前老汉的说法,在大汉,朱高煦根本就不缺兵员,换个说法就是朱高煦只要想,随时可以再拉起一支数十万的大军,还是随时随地都能直接拉起来的。

这个动员能力,即便是大明,都比不上。

而且按照现在的了解,再极端一点,哪怕是一些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只要朱高煦想,是不是都能临时组建成军?

那这样一来,按照他对大汉如今人口的了解,那么大汉随时都可能拉起一支超过百万人的大军!

这百万大军哪怕不用那么精锐,但只要会操作火器,凭借大汉先进的火器,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朱棣是真的庆幸自己来了,若不然,这些消息他哪里能够知道?

仅仅只是聊的三言两语,就能让他得到这么些有用的消息,朱棣已经非常的感叹了。

深深的又看了一眼朱高煦,见朱高煦依旧一脸淡然,甚至脸上还带着些许笑意,朱棣心中更是想要打人。

这些他是了解了,但从眼前所了解的,那就是朱高煦在大汉的威望以及民望,是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