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大明:我朱高煦立国,攻略海外 > 第216章 朱棣在大汉的见闻

第216章 朱棣在大汉的见闻

海面上,朱高煦带着朱棣乘坐大汉的战舰开始返回大汉。-k/u`n.l,u^n.o*i*l,s\.¨c·o+m·

朱高煦与朱棣两人站在船头,看着茫茫的海面,感受着吹来的海风。

“老二,你这里的海船,无论是构造还是船帆,与大明的,都不一样啊。”

“爹,我又不是没有给过大明大船,你应该在让人开始仿制了吧。”

朱高煦听着朱棣的感叹,嘴角微翘。

然而朱棣听到这里,却是深深的看了一眼朱高煦。

“老二,你还好意思说,你给的那艘大船,与现在这艘,可是不一样啊。

船帆数量与位置不对,船体的结构也有一些不同。

连船都还要这般防备着我,你有意思吗?”

朱棣很想揍这人一顿,什么叫给他船了?什么叫仿制?

大明这是原本的基础上研究新的出来,哪里跟大汉的船一样了?

只是相似罢了。

而这次他所看见的不同,就是大汉的战舰更加的优良了。

朱高煦既然换了这样的战舰,只能说明如今的舰船比之前的还要好,不然不会更换的。

朱高煦闻言,也不去争这些,当即开口。

“随你吧,如今的舰船确实又经过改进了,不过也不是多先进的,你只要让人研究,大明也能做出来的。”

如今的舰船确实是朱高煦从系统里面再次兑换的,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兑换木质帆船了。

因为木质帆船再怎么变化,极限也就在这里了,后面不会再有实质性的改变。

后面他要是再兑换舰船建造技术,那可就是铁甲战舰了。

朱棣也并没有再问,舰船的改进,大明也确实在进行,只是还需要时间。

就这样来到大汉,抵达多邦,但并没有停留,而是通过京安运河往京城而去。

一路上,朱棣看着繁华的港口,运河上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心头一时都有些火热。

就刚刚见到的港口,其大小与繁华程度,在大明,都可以排在前列了,然而这只是大汉众多大型港口之中的一个,并且旁边还在进行扩建。

“刚才的港口,以及这条运河,就是当初你动员了整个大汉的人建造出来的是吧?”

“对,当初也是阴差阳错之下,将所有人都调动了起来,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才修建成功。”

听着朱棣说起这些,朱高煦一时都很是感慨,当初他都没有想到,机缘巧合之下,真的将全民都调动了起来。

好在那些苦日子都过去了,如今这些地方,也都起来了。e=卡1)卡?小~>1说_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朱棣看了一会,缓缓收回目光。

“你做得不错,起码如今看见的,这里的发展,不比大明差。

接下来你带我去民间看看吧,也别去你王城周边了,另外找一个地方。”

朱高煦听得是一点都不想回答朱棣,他这里的发展不比大明差?

大明的情况他又不是不知道,就大明的那些运河,包括港口,有他这里繁华?有这么多往来的船只?

这人就是不愿意承认在这方面大汉已经超过了大明的事实,他懒得再去说什么了。

随即让人去往就近进行停靠,既然朱棣不想去大汉的京城周边看,他还省得多走那一段路。

来到码头,朱棣看着码头上的人用着一些机械辅助着卸货上货,以及运输,看得一时都有些惊奇。

朱高煦没有去理会四处张望的朱棣,让人前去准备出码头的事宜,随即看向朱棣。

“这里是安邦府平远县的码头,沿京安运河边上的地方,每个县都修建了码头,虽然当初耗费不少银子与人力,但效果非常的好,凡是挨着运河的地方,经济都不差。

这个码头主要为商业码头,也就是货船进出的地方。

若是来游玩或者不做生意的人,则是还要继续往前,还有一个码头,要小一些,只用来接待往来接送人的。

而在那个码头进出的船只,所带的物品是有限重的,一旦超过限重,则不能带走,也就是那里不能流出商船。

若是超过限重,比如有人搬家,携带的行李比较多,那么需要在海关署以及所居住之地的官府同时出具证明,有了证明,就可以正常出去。

但若是进来,需要在这里有人做为担保,必须是本地之人才可,经过校验之后,可以进来。

而若是有人想要钻漏洞,一旦被发现,不仅会有顶格的处罚,还会失去永久在大汉,以及和所有大汉进行生意往来的商业往来资格,并且还会面临刑罚。

不管是哪里来的人,都必须要遵守,若是资产不够处罚,那么大汉就会追缴其所属之国内的资产。

哪怕就是来自大明,大汉也会追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