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免,工钱可以得到多少,若是三年完工,又会得到多少。
臣想说的是,就是完工的时间越早,赋税减免就越多,得到的工钱也会更多。臣也算过了,百姓更加看重赋税,对于有家室的人而言,这是首选。而对于如今还没有家室的人而言,应该会选择工钱。然而项目的完工,臣计算过了,运河已经开工了,只是因为人少,进度比较缓慢,需要的时间起码也要两年左右,正常而言是三年。那么减免赋税将会成为绝大部分人的选择,到时牺牲明年一部分的赋税,同时可以让朝廷在如今得到恢复,明年即便少了减免的赋税,依旧不会影响朝廷。这样一来,此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并且商业基础的建设,也不会继续拖下去。”朱高煦惊讶了,是真有些惊讶了,他发现李定荣的思维,跟其他人不一样。按照这个时代的正常思维,绝不会想出这么一个解决的方法来。朱高煦也不再去想李定荣是怎么想到的,但这个法子,朱高煦都觉得非常的可行。朱高煦想到的就是以工代赈的方式,同时征召男丁,以发放工钱的方式雇佣,减少粮食的支出,增加银子的支出。因为在商业基础没有建设完成期间,大汉可以主动派遣商队、船队对外行商,以赚取银子回来。加上他还要扩大疆域,打下来的疆域可以延后处理,这样就可以得到攻灭的小国钱粮,用来先反哺大汉。虽然一旦打下来后都是大汉,但大汉的根基,无疑是现在这一块疆域核心,这才是大汉的根,这才是大汉的基础。只是这样也会出现漏洞,那就是得到的与支出一旦不平衡,大汉将直接原地崩溃。而李定荣说的这个法子,朱高煦都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不过是朝廷明年的赋税减少,但到了明年,局势和现在又完全不一样了。牺牲明年一定的收入,换取渡过现在的危机,解决现在最为紧要的事情,朱高煦很认可。“定荣,你是不是悄悄的在哪里进修了?和之前可是完全不一样了。”朱高煦看着李定荣,要不是知根知底,他现在都有些怀疑李定荣是不是也被人给穿越了。看着李定荣窘迫的神情,朱高煦也不再打趣。“你说的这个法子很好,就按你说的实行。不过减免一年的赋税,太小家子气了,怎么能激励人心呢。将一年改为三年,直接减免三年的赋税,这样才更加激起人的动力。这事你尽快拿出方案,尽早开始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