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还会将自己国内的银子转移到大汉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e=卡1)卡?小~>1说_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朱高煦都格外的期待,虽然这一天恐怕还得等上几年才能实现,但一步一步来嘛,总会到达的。这还是朱棣在派郑和舰队下西洋大汉的优势,等朱高炽、朱瞻基上位,彻底实行禁海,大汉在外面的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提升,商业的优势,还会进一步扩大的。到了那时,大汉差不多也全面发展起来了,国内稳定,又是数一数二的强国,怎么能不吸引人呢?就像现在,大明要是说海外的人可以去大明入籍居住,朱高煦敢说,想去大明的人可以围绕地球一圈都不止,甚至是一些国王,但凡朱棣愿意封公封侯,一些海外的国王都想留在大明。至于自己的国家,巴不得被并入大明,这样自己也是天朝、上朝人了。也就是大明真的从上到下瞧不起海外这些地方,也瞧不上海外诸国的人,不然只要大明想,只需要让郑和挨个走一趟,不说整个南洋吧,但起码一半以上,都会瞬间插上大明的旗帜,成为大明的疆域。不过想要这个效果,起码得郑和下了四次西洋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因为那时才是大明在海外影响力最高的时候。如今的郑和才下了一次西洋,那个效果还是夸张了点,目前还达不到。李定荣听着朱高煦的话,心头一时心潮澎湃,实在是朱高煦说的这些,他是真的做梦都想看见,要是真的能够做到,李定荣甚至可以说,凭借着朱高煦构建出来的商业,都不用去找百姓征收那些赋税了。就商税,以及雪盐税,包括其他比较特别类别的税,还有商业创造的收入,就已经足以支撑大汉了。李定荣是真的激动,哪怕这是朱高煦画的饼,他也知道,但他知道这事的可行性有多高。这一刻,哪怕不用朱高煦说,他都有些忍不住下去开始布置商业的事情了,早些布置,商业就能早一步开展,也能早一些时间成型。 这个饼,李定荣狠狠的吃了一大口,仍旧不满足。“王爷真是天纵之才,臣敬佩得五体投地,若是按照王爷刚才所说,这个商业给大汉带来的利益,将会无比的巨大,臣都已经在开始期待了。”听着李定荣这夸赞的话,朱高煦已经是习以为常了,自从出来,这些人可是没有少夸他。虽然都是真心实意的,但听多了,自大倒是没有产生,反而给他练就了平常心。“行了,你也少夸,也就是我,要是换个人,你就是妥妥的奸臣了。”“啊?额,王爷你说话可真有趣。”“哈哈哈.....”两人都顿时笑了,朱高煦的意思,李定荣也是后面才反应过来,这是朱高煦在变相说他拍马屁呢,要是换个定力差点的,一直这么拍下去,还不得飘飘然?人一旦飘了,自大、自负就跟着来了,贤明之君也会渐渐消失,逐渐成为一个自认贤明的昏君了。笑了一会,喝下一口茶,朱高煦才收起笑容。“跟我说说,要进行商业,初期的建设你准备怎么做?如今朝廷的钱粮有限,又不能再次加收赋税,不然摊丁入亩就成了笑话,这种情况下,怎么解决钱粮不足的问题?还是你准备破釜沉舟,先集中钱粮来做这些事,将其他的民生项目推迟?”朱高煦留下李定荣的目的,就是这个,虽然他让李定荣自己想办法,但他可不想李定荣给他整一些歪门邪道出来。他也不指望李定荣现在说出一个具体的方案,那有些太为难人了,但大致的想法,他还是很期待的。李定荣神情严肃,犹豫片刻才开口。“王爷,其实臣有些想要预支明年的赋税。”“嗯?预支?详细说说,怎么个预支法?”朱高煦是真的来兴趣了,预支赋税?这可是一个新奇的词。李定荣看着朱高煦这么有兴致,也不再犹豫。“王爷,臣刚才听了王爷所说,臣认为这个事当尽快落实开始。如今朝廷在百姓心中有威信,百姓也愿意相信朝廷,臣准备先行征用部分男丁,再从各地抽调一部分男丁到京城,加快进度。而在此之前,臣会先削减对百姓的一部分支出,同时会向百姓表明,加入这次徭役,朝廷会管吃的,不过吃的方面,臣只能做到不让人饿死,且能够正常做活。同时还会给出两个好处,第一个是凡是参与的人,其户所在,明年可以减免一定的赋税。另外一个好处则是,在完工后,朝廷给每一个人都发放工钱。并且在此时告知他们会做哪些项目,臣会定下时间,若是两年内完工,赋税可以获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