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蝗灾,阿凉北下!
他掌心躺着枚双鱼玉佩,与那对玉簪正好相配。^x-x.k`s^g?.+c¨o¢m/
棠瑾溪接过玉佩,指尖擦过他掌纹:“爱卿这是何意?”
“定情信物。”男人说得理直气壮,“臣惦记陛下许多年了。”
前头忽然传来阿凉走调的歌声,竟是坊间最时兴的鹊桥仙,惊得莲儿在梦中咕哝了一句笨死了。
转眼,秋日来临。
练武场内,晨霜还未化尽,阿凉已经赤着上身练了许久的枪,木枪杆上沾着血迹,是昨日磨破的水泡又裂开了。
他暴喝一声,枪尖挑起地上三片落叶,正要收势,忽听围墙外传来细碎脚步声。
阿凉耳朵一动,慌忙套上外衫,却还是被翻墙进来的莲儿撞个正着。
“莲儿接济!”他手忙脚乱的行礼,伤口渗出的血染红了衣衫。
莲儿攥着食盒,她看见沙地上用枪尖划的密密麻麻的横竖,看见兵器架上折断的木剑,又看见阿凉掌心翻卷的皮肉。
食盒咚的掉在地上,桂花糕滚落尘土。
“疼不疼?”她抓起少年的手,眼泪砸在他伤痕累累的掌纹里。
阿凉慌得直摇头:“臣,臣在练铁砂掌!对,铁砂掌就得这样。_x¢i\a·o_s/h_u/o?g*u.a′i`.!n~e`t\”
话没说完,莲儿已经掏出绣帕狠狠按在他伤口上,少年倒吸冷气的声音让小姑娘动作立刻放轻,却嘴硬道:“活该!谁让你这么拼!”
围墙外突然传来咳嗽声,两人触电般分开,只见宋临瑾挑眉:“陛下传阿凉去文华殿考兵法。”
等阿凉匆匆跑远,莲儿才从袖中摸出个瓷瓶塞给宋临瑾:“皇叔,这是林太医配的金疮药,能不能……”
“自己给。”宋临瑾把药瓶抛回,“那小子这半月每天只睡两个时辰。”
他指了指角落的草棚,里面简陋的床铺上摊着写满批注的兵书。
莲儿咬唇望向文华殿方向,心下一阵酸痛。
“若遇山洪截断粮道当如何?”
“分兵三路!一路伐木作筏,一路绕行高地,一路佯攻诱敌!”
声音坚定,全然不似平日结巴的模样。
霜降这日,北境的急报撞碎了朝堂的平静,棠瑾溪展开折子时,几只死蝗虫从折子里落下。
“三州蝗灾,秋粮绝收,蝗群蔽日,三日不绝。”
工部尚书突然出列:“臣有本奏!”
“《灾异志》有载,蝗乃阴气所化!女主当阳,乾坤倒置,故天降此罚!”话音未落,十几名官员齐齐附议。?g′o?u\g+o-u/k/s^./c′o-m/
棠瑾溪的指甲掐进龙椅扶手,她看见御史在袖中摸索,那分明是准备好的废帝奏章。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少年音:“荒谬!”
满朝文武回头,只见阿凉闯进来,官袍下摆还沾着马厩的草料。
他跪地时一个踉跄:“永和十二年,景隆八年皆有蝗灾,那时在位的可是男帝!”
工部尚书冷笑:“黄口小儿也敢妄议朝政?”
“臣不敢。”
阿凉额头抵地,“但臣查过典籍,北境每三十年必有大蝗,恰因当地牧马过度,草场退化所致!”
殿中死寂,棠瑾溪缓步下阶,眼中满是赞赏:“爱卿以为当如何?”
“调幽州储备粮急赈,令三州改种草谷轮作。”
“最要紧的是……”他忽然卡住,涨红了脸看向女帝身后。
珠帘后的莲儿正拼命比划口型,阿凉眼睛一亮:“最要紧派皇子亲临灾区!百姓见天家血脉,谣言自破!”
老臣们顿时哗然,谁不知女帝儿女年幼?
却见宋临瑾忽然出列:“臣愿护送昭阳皇子赴北境。”
退朝时,莲儿在回廊堵住阿凉:“你疯了?弟弟才三岁!”
“所,所以……”少年突然从袖中掏出个木匣,“臣请命先行探路。”
匣中是北境三州的泥土,土里还混着未孵化的蝗卵。
阿凉的手掌轻轻覆上她手背:“殿下可知为何蝗虫总在秋后出现?”
“因为它们要熬过寒冬,必须争分夺秒长大。”
少年突然单膝跪地:“臣向殿下保证,待梧桐叶落尽时,必带着治蝗之策归来。”
他解下腰间木剑举过头顶,“若臣食言,请殿下将此剑折断。”
莲儿夺过木剑扭头就跑,跑出十几步又折返,将个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