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夏元吉,朱标心中早就是有所安排的,夏元吉善于治水,治理地方同样是一个好手,但在如今,治理地方这块,他并不缺人才,加上他最为重视的是水利,他更愿意夏元吉将身心全部投入到水利的事务中。
洪武时期别看朱元璋杀人挺猛的,挺多的,但人才储备,可是很多的,永乐时期完全不及,若不是朱棣靖难后砍的人太多了,底下哪里会缺人。
对于人才,朱元璋一向都很是看重,或许是因为他自己的出身,对于真正有才能的人,他的容忍度还是挺高的,但若是有人喜欢跳,朱元璋就不喜欢了,容忍度就会变低了。
朱元璋听着朱标提名的夏元吉,也没有去思考,当即就同意了。
“既然是标儿推荐的人,那就用他,就让夏元吉担任这水利司的主事,水利方面的事情,以及将从户部剥离出来。
夏元吉那里你去说,水利司的组建,咱也不管,从户部剥离的事情,咱去给你办好。”
从原有部门剥离职能出来,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不容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会得罪一部分的人,朱元璋如今是不在乎了,他杀的人都不少了,还怕得罪一部分人?
如今朱标想做,在朱元璋眼里,他就要给朱标做好,恶名、骂名他来背,朱标就是一个对群臣仁善的皇帝,让天下人,都聚在朱标的身边。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朱标不死,大明天下人都是太子党的原因,除了因为太子这个身份,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朱标底下做事,不用像在朱元璋手里做事那样,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没了。
哪怕朱元璋突然暴毙,只要朱标在,大明天下都是拥护朱标上位的,其他人想要上位?不管是谁,朱棣也好,朱樉、朱剛也罢,都是乱臣贼子,不用朱标发话,底下的人就能把闹事的人全部摆平。
这个现象,都是朱元璋苦心营造出来的,朱元璋负责唱黑脸,朱标扮红脸,加上朱标展现出来的仁义,天下人都盼望着这个仁义之君上位呢。
所以朱元璋不允许朱标身上出现黑点,脏事苦事他来做,对天下好的事,就会让朱标来做,这不仅是提升朱标的威望,更是要让天下人,感恩于朱标。
朱元璋这么多年做的这些事,确实有成效,大明文武,都挤在朱标这里的,这也是大明天下都是太子党的最终原因。
洪武流的血太多,臣子们期望的仁德之君,期望了太久,现在大部分人,都在等着朱元璋咽气。
这也是朱标哪怕身为太子,依旧低估了自己的原因,因为他不知道这些,可以说在大明,就没有朱标办不成的事情,说的话,有时候比朱元璋都还要管用。
一句太子让做的,朱元璋再想砍人都得忍下来,还得问问朱标。
如今的大明,表面天子是朱元璋,实际天子却是朱标,就是这么离谱,历朝历代都难以置信的事,就这么在洪武一朝发生了,偏偏群臣都乐于见到这样,巴不得朱标直接成为表面加实际的天子。
至于朱标有时候展现出来的手段,不管是朱元璋还是群臣,都高兴,未来的大明天子不仅仁德,还有能力,这可简直不要太舒服了。
朱元璋的这些苦心,如今的朱标还没有能够理解,见朱元璋去做这事,他也省得麻烦。
“好,那我回去之后就找夏元吉好好聊聊,这人为官清廉,品行端正,才能不俗,到时候相信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朱元璋听着也是笑了,朱标说的这些,他是愿意相信的,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是朱标指定、看重的人,哪怕他对这个夏元吉知之甚少。
随后朱元璋拿出了几个折章,放在朱标的面前。
“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另外还有一件事,你自己看看吧,这是云南御史江洪、四川御史刘长隆等人上书的折子,他们说沐英如今的权力太大了,原本负责云南,如今又负责安南以及定南都司。
尤其是沐英还在整军备战,显然是要接着在西南出兵攻伐,白白耗费钱粮,这些人上书让严查沐英,然后将安南、定南的权力收回,并且让沐英停下整军备战。”
朱标一听,没有丝毫生气,反而乐了,这些言官,他们是怎么敢的啊?要知道他刚从安南回来,沐英那里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和他有脱不开的联系。
如今这些人还来上书,尤其是四川御史、江西御史、湖广御史这些人,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云南御史还算是正常,然而这事关这些人什么事啊?就为了露个脸?
朱标随意看完之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