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凤折春 > 第120章 击鼓鸣冤

第120章 击鼓鸣冤

早朝,群臣正在议论秋闱之事,太极殿里骤然响起“咚咚咚”的击鼓声。

皇帝蹙眉,“是谁在敲登闻鼓?”

徐迁正欲派人去询问,禁军统领谢云前来禀报:“启禀皇上,登闻鼓前,有一民妇,自称越州曾氏,微臣再三劝告,她却始终不肯离开。”

皇帝叹气,“可有问清她是何人?击鼓所为何事?”

“回皇上,经臣仔细盘问,她乃前朝罪臣曾道成之女,与赵丞相是旧识,击鼓是想请皇上为她死去的相公和儿子申冤。”

曾道成?皇帝微微挑了挑眉,这个人他有印象,他之前派人去查赵长卿的底细,这个人占了好大篇幅。

先帝在世时,他曾就任过户部尚书一职,与赵长卿的父亲赵渊是挚友,两家甚至还定了娃娃亲。

怎料后来赵渊获罪,除赵长卿外满门尽被斩首,他便翻脸不认人,不但毁了与赵家的亲事,还落井下石,将赵长卿赶出了皇城。

赵长卿也是个记仇地,先帝在位时,他刚在朝廷站稳脚跟,就揪着曾道成不放,最后查出他贪腐之事。

曾道成为了活命,出卖了许多同僚,后来先帝下旨,曾氏一族,抄没财产,无论男丁女眷尽数流放北地,最后曾家男女老少几百人,全部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这个曾婉清因早已嫁人,夫家又向国库捐出许多银两才免于流放,也就捡了条性命……

他之前对赵长卿怀疑颇深,还派人监视过这个女人一段时间,见她与赵长卿确实从无来往才将人撤了回来。

她申冤就申冤,提赵长卿作甚?生怕大家不知道他们曾经订过亲?没有边界感,亦没有分寸,八成是个麻烦。

荣安现在受不得刺激,她以这种方式突然出现在皇城,是谁又背地里做了什么,拿她当枪使?还是这个女人别有用心?

“不许让她再敲了,朕身子不爽,长公主需要绝对的安静,有什么事,让刑部或让大理寺去处理一下。”

“是!”谢云躬身退下。

不多时,皇帝正欲宣布退朝,那鼓声又响了起来。

皇帝叹气,“徐迁,你亲自去看看。”

“喏!”

徐迁径直离开。

文武百官有些心不在焉的,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秋猎之事……

很快徐迁就回来了,“启禀皇上,那曾氏宁可受廷杖,也坚持要击鼓鸣冤,她还说……想见赵丞相。”

所有人下意识地看向赵长卿,怎么这里还有赵相的事儿?

当然,这其中不乏有知道内情,等着看热闹的。

赵长卿面不改色,让人根本抓不到破绽。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冷声道:“那就按规矩来,敲登闻鼓者,不论男女老少,先打二十杀威棒,然后连人带状交给督察院。”

……

宫门外,曾婉清很是忐忑地站在原地等着,他会来的吧?听说他还留着她的画像呢……

他独身多年,后来跟长公主在一起不过是拗不过皇家指婚,他心里定是有她的!

初到皇城,她有去丞相府寻他,丞相府的管家虽认识她,却始终不肯让她进府,没办法她就租了辆马车在丞相府附近等着,一连几日都等不到人,也不知道是谁给她递了纸条,说赵长卿一直陪长公主住在宫中。

她也是万般无奈下才来敲这登闻鼓的,她在赌,赌她在赵长卿心里有一席之位,赌他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她挨打。

宫门缓缓打开,曾婉清激动极了,她之前见过缉拿赵长卿的海捕文书,那上面有他的画像,他儿时长得就俊秀,如今更是仪表堂堂,惊为天人。

曾婉清一想到余生可以和大权在握,年轻俊朗的男人共度,她心中就止不住的兴奋,结果宫门彻底打开后,她非但没看见赵长卿,连刚才出来传话的大太监都没出来与她有个交代。

谢云带着十几个禁军侍卫气势汹汹地走了出来,见曾婉清踮着脚,不停向宫里张望,顿时厉声呵斥:“大胆村妇,贼眉鼠眼的瞎看什么,帝宫也是尔等可以肆意窥探的?”

村妇?她父亲之前好歹是户部尚书,她那死了的相公也是一方首富,她从小被娇养着长大,琴棋书画,针织女红样样精通,怎么到他们这里,她就成村妇了?

岂有此理,等她有朝一日住进丞相府,定要让长卿好好替她出了这口恶气!

曾婉清收敛心神,轻声问道:“官爷,刚才那位公公是不是没有替民妇传话?怎么不见赵丞相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