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丞相府,秦逸轩径直闯入书房,见到外祖父张国怀正伏案审阅公文。看到外孙如此惊慌失措的模样,张国怀心中一紧,赶忙起身询问。秦逸轩将春闱舞弊案被指为幕后主谋之事和盘托出,张国怀听闻,眉头紧锁,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恢复镇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两人沉默片刻后,张国怀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事已至此,不瞒你说,此次春闱,为了壮大己方势力,我确实参与了提魁自己门生之事。但绝非我一人所为,众多官员都有参与,只是不知为何,如今矛头都指向了你我。”他踱步来回,思索对策,神情凝重。
“外祖父,我们该如何是好?”秦逸轩焦急地问道,眼中满是忧虑与惶恐。
张国怀停下脚步,眼神狠厉地说:“你即刻安排可靠之人,暗中给那些参与春闱舞弊的官员传个话,就说我张国怀手里掌握着他们参与此事的铁证。要是他们谁敢为了自保反咬我们,那就休怪我不客气,大不了大家一起鱼死网破。同时,继续暗中调查这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密信从何而来,以及那些弹劾官员背后究竟是谁在指使。我们得双管齐下,才能有一线生机。”
秦逸轩重重地点点头,深知此刻唯有听从外祖父的安排,或许才有机会化解这场危机。
与此同时,在宫中,皇上看着堆满御案的弹劾折子,神色凝重,眼中透着深深的愤怒与疑虑。他召来心腹太监,语气森冷地吩咐道:“去,暗中调查此事,朕要知道这春闱舞弊案背后到底牵扯了多少人,以及究竟是谁在幕后推波助澜。一个都不许放过!”太监领命而去。
然而,皇上心中仍觉不安,思忖片刻后,又命人速速宣国师进宫。
不多时,萧寒身着一袭玄色长袍,头戴紫金冠,神色肃穆地踏入御书房。皇上见萧寒到来,连忙起身相迎,挥手屏退左右侍从,而后一脸凝重地说道:“国师,此次春闱舞弊案,朕深感此事背后定有复杂的阴谋,绝非表面这般简单。朕已派人暗中调查,但仍放心不下,特请国师前来,想听听国师对这春闱案的看法。另外,朕听闻近来三皇子与一些朝臣来往密切,行为颇为可疑,国师觉得春闱案主谋会不会是三皇子?”
萧寒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事颇为蹊跷。如今证据出现得过于突然且齐全,仿佛有人刻意为之,似在引导众人将矛头指向特定之人。虽说三皇子与朝臣往来频繁,但仅据此便认定他是春闱案主谋,实在过于仓促。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的谋划,牵扯的势力只怕盘根错节。”
皇上听了,原本笃定的心思不禁动摇,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喃喃自语道:“若不是三皇子,那究竟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此人费尽心思,到底意欲何为?”
萧寒靠近皇上,低声说道:“陛下,此时切不可贸然对三皇子动手。不如暂且对外做出认定三皇子为主谋的姿态,先将他软禁在皇子府上,实则暗中安排人,密切留意各方动静。尤其是那些上弹劾折子的官员,观察他们后续的举动。倘若三皇子真是主谋,其党羽必定会有所动作,如此一来,我们便可顺藤摸瓜,将整个阴谋团伙一网打尽。陛下以为如何?”
皇上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连连点头道:“国师此计甚妙!既不打草惊蛇,又能引蛇出洞。就依国师所言,此事便全权交予国师办理,务必要查明真相,还朝廷一个清明。”
萧寒恭敬地行礼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皇上望着萧寒,神色凝重地说道:“好,一切就有劳国师了。此事十万火急,关乎朝廷安稳,国师务必谨慎行事,尽快查明真相。”
萧寒领命告退,皇上望着空荡荡的御书房,心中的忧虑虽未完全消散,但有了国师的计策,多少有了些底气。这场春闱舞弊案,就像一团迷雾,将整个宫廷笼罩其中,而他,必须尽快拨开这层迷雾,揪出幕后真凶,才能稳固这来之不易的江山社稷。而随着各方势力的暗中涌动,局势愈发变得错综复杂、波谲云诡,所有人都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风暴中心,无人能够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