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我比剧透先登基 > 第143章完

第143章完

p>

虽然仍有众多声音在羡慕洛阳的情况,但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随意迁徙,关中能有风貌的改变,姚兴也当得起一句明君之称。

也有人在质疑姚兴此举是否有过度模仿应朝的嫌疑,仿佛是为了等到将来大应打过来的时候,能够毫无障碍地融入当中,但民间如何说不管,朝堂上的臣子都知道,魏王拓跋圭还屯兵在北面,随时能与秦王联手,那麽这短暂盛行的流言就可以不必多管。

起码关中百姓的唱词已因这接连的变化,而大有改变了。+小`说/C~M¨S· ′更.新¨最^全.

姚兴面色仍未恢复到先前的红润,倚靠在马车边时,从姚崇的位置,能看出几分不容掩饰的倦怠。

但窗外的声音,又让他打起了几分精神。

无人知道这辆朴素的马车中,正坐着关中的主人,那这歌谣应当不是有人刻意唱给他听的。

只听那小儿拍着手唱道:

“青龙头,白龙尾,小儿求雨天欢喜。”

“麦子麦子不长,起动起动龙王。”①

“……”

这是一首,求雨的童谣。

姚兴懒倦地开口:“今年果然有些天旱。”

“是。”姚崇答道。

“别让永安找到可乘之机。”

姚崇也答应了下来。

又忽听姚兴问道:“那两位神医呢?”

姚崇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姚兴说的,是那两位女尼,连忙答道:“她们歇脚在了长安的一处寺庙中,说是准备继续向西北去求索真经,体悟佛理。”

姚兴叹了口气:“想个办法吧,帮我将她们留下来。徒然消耗民力的僧侣留不得,但这样的能人,只有此一面之缘,未免可惜了。我还有些话,想过两日请教她们。”

……

慧果合上了窗,也挡住了外间传来的喧闹声。

她有些疑惑地问道:“您为何要这样帮姚兴呢?虽说他势必会因此对您有所信任,让我们能做更多的事,但若姚兴死在了这次急火攻心之中,关中必乱,说不定就能让洛阳那边伺机进攻。”

支妙音道:“无妨,苻内史的童谣攻势,已经达到目的了,而我要做的,是另一件事。我想——”

她的声音轻柔得像是飘过的佛音,却又笃定至极,每一个字都清晰可闻。

“陛下希望得到的,不会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关中。”

第101章 殊途同归与突生变故

“所以,哪怕此刻的姚兴还与陛下为敌,我们也不能真将里应外合的目的理解错了。”

这个里应外合,必然不是从内部让关中变得千疮百孔

——姚兴也没这麽蠢,会让她们以这种方式得手。

而是,让关中变得更像大应,也就更能为陛下入主关中,大开方便之门。

这不是比简单的传教有意思多了吗?

“姚兴会上鈎吗?”慧果问道。

支妙音道:“那就要取决于,下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我们要如何跟他说了。”

……

这次再会的地点,不在长安城的秦王宫中,而在长安以西二十里外的一处小亭中。

慧果看似沉着地跟着支妙音踏上了西行的旅程,仿佛真要如同她们告知姚兴的情况一般,预备西行天竺,沿着鸠摩罗什已走过的路,前去求索真经。

但她的心中,仍是有几分忐忑的。

毕竟,若是这样离开了,之后再想要找借口回来就难了,也显得高人掉价了!

可在那小亭周遭看到了秦王的卫队,被邀请入亭后又见到了姚兴本人,这一点忐忑也已经烟消云散。

支妙音比了一个佛礼,从容有度地问道:“不知秦王有何见教?”

姚兴没有跟她绕圈子,开口便道:“我有几句治国之问,想要请教法师。”

支妙音闻言就笑:“秦王不觉得这话说来有些好笑吗?我一介女尼,哪知什么治国之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