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我比剧透先登基 > 第70章完

第70章完

四面环视,皆是敌人,这便是应朝的处境。

“若我是姚兴,若我是拓跋圭,若我是侥幸提前达成天幕所说种种的谯纵,我一定要想办法与人联手,给“永安”制造麻烦。如今各方边境模糊,在守住地理要冲与都城之余,辖境往外扩展多少,都是虚报,寻常的攻城略地未必能造成多大的影响,只有直击要害,方有破局的可能。”

“楚侯,这个要害,会是哪里?”

再度被点名的桓玄心头一颤,只好恭敬回道:“若是不知道陛下对宗族是这等态度,或许会是琅琊,但结合天幕所说与臣所见——”

再加上王神爱先前的那个问题,已没有第二个答案了。?优\品?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洛阳!”

最有可能的,就是洛阳。

可是,应朝继承的是晋朝基业,保持着以荆州-扬州为内核的疆域与驻兵防线,以长江作为当下最具效力的天险屏障,和洛阳完全是脱节的。

若是拓跋圭与姚兴真有明主之才,愿意尽快联手,他们要取洛阳远比王神爱容易太多。

就连桓玄在问出下一句话的时候,语气里也多出了几分不确定:“您要驰援洛阳?”

若要保住天幕所说永安大帝的名望,驰援洛阳是必然。可这也等同于是在用自己的短处去碰对方的长处啊……

这不是个明智的决定。

就算陛下选择暂时避开锋芒,舍弃洛阳,他们这些朝臣也不会有任何一点异议,毕竟,国祚初立,还是以这种方式创建起来,走出的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

洛阳便是那鞭长莫及之地,何苦非要勉力去保。

桓玄也忽然明白了,为何陛下会说,桓谦派不上大用处。

不错,桓谦他为人方正谨慎,在作为探路前军的时候,便不会错过细枝末节,也能看清楚局势,将其完完整整地汇报到桓玄面前。这样的性格放在官场上也不容易出错。

但他缺了应变之能,在这个时候恰恰是一个要命的短板!

然而还不等桓玄为桓谦这个堂兄捏一把冷汗,便忽听一个声音响起在了他的面前:“不是出兵驰援,是朕要亲自往洛阳走一趟。”

“陛下!”从后方的人群中当即响起了一声惊呼。

王神爱的声音已抢先一步,压住了后方的质疑。

桓玄的呼吸一紧,便见一只手握住了他的臂膀,勒令他看向了一双跳动着暗火的眼睛。

明明若以身量来算,他才是更高的一方,因为眼前的陛下终究只是个十三岁的少年人,可这一双眼睛,依然像是正在居高临下地望着他。

“楚侯,朕有事相托。”

一口缓和窒息感的呼吸,慢慢接续在了他的咽喉之中,可直到此刻,桓玄仍觉喉中发堵。

面前之人没有问他,到底有没有痛改前非,只是一如先前见他时候一样的轻描淡写。反而是他,因天幕停在了他受封楚王、骄矜自满的模样才缓缓停下,让他不免扪心自问间,觉得自己若论心性,恐怕还远不如姚兴。

这种对比,更是让人心中复杂,也说不出其他多余的话来。“……您请吩咐。”

“朕不知道这个决定有没有错,但求一个无愧于心。所以现在,我要你替我杀两个人。”

……

桓玄纵马疾驰。

将要入冬的烈风吹得人一阵唇齿发寒,再被灌入咽喉之间,更觉干涩发痒。

但对于星夜赶路的桓玄来说,这恰恰能让他先前驳杂混乱的思绪沉浸下来,用更为冷静的心态指挥好随后的行动。

在半日之前,他仍坐在自京口起行的航船上,与一封送往建康的诏令同行。

陛下用人无疑,请刘穆之即刻入朝,随同谢道韫一并为她把持住建康局势。

先前已经由考试遴选出的合格京官,再行提拔,各司其职,务必确保境内百姓过冬无虞。

同时她还给刘穆之下了一个格外棘手的任务。

自司马道子专权以来,建康朝廷的财政收支便记载得格外混乱。先前她只是让人粗略查验了一番,再用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