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我比剧透先登基 > 第66章完

第66章完

【姚兴在清醒之后的反应也非常快。\x~x`s-c~m¢s/.?c·o¨m?他一边让人向东晋送出了国书,希望换回皇叔姚绪,以稳定国内的民心,一边让姚硕德掉头往东,暴打了一顿羌人内部的反对势力,以证明自己依然是关中之主。】

【随后,他在贤才尹纬的协助下重新选拔了一次人才,甚至提拔了曾经不满意他出游晚归的城门校尉。】

【不仅如此,他先前就已在长安开办了律学,现在经过了约莫两年的学习,这些原本只是闲散官吏的人已学有所成,被他即刻派往地方,通过一系列严打贪官污吏的操作,他很快重新聚集起了一笔军资,弥补了先前的损失。】

【他在抱病之中,仍旧强撑着亲自安葬了阵亡将士、抚恤家属,同时释放因灾荒而自卖成奴隶的百姓,再请来了凉州硕儒胡辨前来长安讲学。学士云集,关中的民心重新归于稳定。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应对……】

……

姚兴闭上了眼睛。他听着这些,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拓跋圭是怎麽想的,他也差不了太多。

一个刘裕已经把他打成了这样,那麽——

永安呢?

他人在关中,但东南方向的消息已经由荆州,送到了他的手中。

永安已比天幕所说提早了十多年称帝,提早十多年变成了引领群星的太阳!

第43章 姚兴的反击

太快了,永安的动作太快了……

查找一个同时代最显著的标杆,就是拓跋圭。

此人已算北方新近崛起的枭雄,可即便是他,还抓住了前秦四分五裂的关键时候称王,也比此时的永安大了三岁。

更何况,永安连所谓的挟天子,又或者是退一步称王的过程都懒得等,直接选择了称帝。

可这样激进的手段,居然没有让这个崭新的大应被人扼杀在萌芽之中,而是稳稳当当地立在了长江以南,距离永安近一些的政敌竟没一个能对她造成威胁。

她就这样跳过了被天幕大书特书的各方制衡、低调发展的过程,仿佛真应了天幕所说的“天命帝王”。

莫非真有人生而知之不成?

否则要如何解释,她在先前的背景下长到十三岁,面对天幕这有利有弊的信息,竟然没被那些心有不甘的士族所杀,反而一把抓住了优势登基称帝!

姚兴既为天幕提到的过往而头疼,也为这样一位劲敌而头疼。

天幕所说的,到底都是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已经发生的,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k/u`n.l,u^n.o*i*l,s\.¨c·o+m·

“陛下,若按上面所说,您……”

您的情况没有那麽糟。

姚兴背负的东西太多,但幸好他是个极有手段也愿意听人建议的君主。就如那天幕讲到的一样,他一面整顿了兵马,击溃了父亲生前的大敌苻登,一面也深知光靠着武力不足以让一个势力立足。

律学的学堂正是他在去岁创建起来的东西,为的就是匡正麾下的秩序。

他们羌人之前不遵法令,以为自己还能保留游牧劫掠的习惯,必须要做出改变。

在这一点上,姚兴超乎寻常的冷静。

甚至天幕的下一句,依然是对姚兴的夸赞。

【这个时期的姚兴还有一点足以拉踩他的不少同行,那就是军纪。举个例子——】

【在史称后秦的“秦国”立足于关中前,这里曾被复国西燕的慕容冲占领过。】

【慕容冲登基的年龄和姚兴相差不多,但在他称帝后,几乎没有任何一条值得称道的举措,非常符合大多数胡人政权所带来的刻板印象。因律法不明,他对内赏罚由心,政令紊乱,因军纪不严,他对外为政残暴,祸乱民生。尤其是后者,直接导致了关中百姓的灾难。】

【史书上称,慕容冲“毒暴关中,人皆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看似寥寥十六个字,实际上对于史官的精简记载来说,已经是极度惨烈的局面。大灾之后民不聊生尸横遍野的场面,在史书上都只记载“岁大饥,人相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