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大义灭亲,他可不能落在后头。
刘勃勃刚要伸手搭一把力,就见孙恩已绑出了个不太寻常的结。
“你这……”
“结实吧!保管让他逃不掉。这还是我来建康之前那阵跟船夫学的……”
孙恩刚说到这里,忽然自觉失言,当即闭上了嘴。却没留意到王神爱已若有所思地朝着他多看了一眼,愈发确定了先前的判断。
也幸而有天幕在上的声音,才没让更多的人将注意放在孙恩的身上。
【对于永安提出的这两条建议,桓玄答应得挺痛快的。】
【永安都为了他把皇帝杀了,坐实了共犯的身份,还因为他先前莫名其妙的猜疑挨了一剑,现在还没养好,他有什么好在细枝末节处抓着不放呢?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何况,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借着之前江东世家做出的刺杀恶行发挥,扫清扬州境内的地方武装。】
【或许有人会说,这件事对于桓玄来说有点吃力不讨好。因为这个时期,盛行的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已经形成了体系,就连朝廷变更税收制度、定期执行土断,都很难避开它们的影响力。之前遭到的刺杀,其实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正如他遭到刺杀时落入圈套的表现一样,桓玄这个人,不仅有一颗想要当皇帝的心,还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缺点,那就是贪。】
【永安给他指明的方向里,有一条最为明确的话,说的是借他人之财以肥自己。之前在江东打的这一轮仗,让他以为自己已经收到了足够的好处,谁知道不是啊,这些世家都藏得深着呢!他们还有钱布陷阱搞刺杀呢。】
【那还等什么呢?继续抢吧。】
“……”桓玄已经不想说话了。
从卞范之的视角看,这位桓氏接班人、大将军的脸上,充满了一种自暴自弃的绝望。
也不知道天幕上的自己到底是怎麽想的,就因为永安是个女子,还看似在他的掌握之中,就将对方的威胁抛在了脑后,放任自己继续充当着对方最好的工具。
对于天幕上的永安来说,身在海外的天师道起义军还远远派不上用场,桓玄显然是一把更为趁手的刀。
这把刀固然先伤了自己,但她有多痛,带给她敌人的,就将是数倍于她的痛楚。
她或许有亏,但最终的赢家一定会是她。
再配合先前天幕提到过的“天街踏尽公卿骨”宏愿,桓玄的作用已经……
越来越分明了。
难怪是“楚王”啊。
……
【但离开建康的桓玄没想到,或者说,协助永安筹办亲蚕礼的官员也没想到,在亲蚕礼上会先闹出这样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