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问题,怎麽哪里都有这个皇后的事情啊……
但听天幕之中所说,她又好像只是个随波逐流的受害者。
刘勃勃朝着远处的宫城看去,正见一片灿金带红的朝霞铺了半边天空,仿佛半张振开的火凤羽翼,贴缀在飞檐之上。
丝丝缕缕的金晖就从那霞光中穿出,下映满城秋色,竟恍然觉得其中有一派朝气蓬勃,不似天幕所说的乌烟瘴气。
毫无疑问,这是一片与北国截然不同的风光,也因即将到来的皇帝登基,乃是这南方风云聚散的中心。
他先一步来到了这里,却好像不知道该当从何处下手,只能下意识地看向了权力的中心。
因为帝位的变更,因为天幕的消息,很快也会有更多的人朝着这边而来。在找到那位永安大帝之前,他得先为自己找到一个立身之所。
而不是在这里卖柴!
“哎,下来下来。”老翁一把打醒了他逸散的神思,“下来跑两步,别光让我这个老头子推车。快要起风了,柴火不愁卖,但咱们的动作可得快一点……”
刘勃勃轻啧了一声,扫去了面上的疑虑:“是啊,要起风了。”
……
西北的风吹向建康。
风中传来了征伐的号角。
早在拓跋圭攻下平城之时,他便已令手下的两名将领秘密重新开凿井陉要径,以便率领大军避开慕容氏的耳目,出其不意地进攻中山。
如今道路并未彻底打通,但也所差不多。
魏王亲征的指令下达的同时,他手下的大将于栗磾已率先一步出兵,去破开最后的关隘,昭告着这场发起仓促的战争寄予着多大的希望,也绝不容有失。
看看他们的对手好了。
慕容氏失去了慕容垂这位老将,余下的人里虽也有将领之才,但在迅速崛起的北魏铁骑面前,依然难以接续往日荣光。
拓跋圭也早不是那个还需要依靠母族提携,依靠慕容氏撑腰的年轻人,果断朝着他一统北方的霸业又迈出了一步!
但也就是在拓跋圭带兵亲征的次日,那本该平静的平城之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里出现了一起趁势而起的动乱,疑似是贺兰部落的人所为。
但动手的,并不是拓跋圭早已赋闲在家的舅舅贺讷,而是那位已经投靠慕容氏的舅舅贺染干。更准确的说,是他留在平城的内应。
因扑灭及时,这场动乱并未造成多少死伤,却将两个人从“囹圄”之中解救了出来。
正是贺夫人与她年幼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