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融洽。
马车已然抵达了镇南王府那高大厚重的围墙之外。
她转过身,姿态优雅地伸出手,想要搀扶着徐大娘也下来。
“我们到了,您慢着些,小心脚下。”
徐大娘应了一声,颤巍巍地踩着脚凳走下了马车。
她微微蹙起了眉头,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着远处眺望,口中喃喃自语。
“咦?”
“宋姑娘,咱们这是到哪儿了呀?”
“怎么没瞧见王府那气派的大门呢?”
宋朝阳唇边还带着笑。
“大娘说的是,咱们走偏门。”
“正门那边人多,太扎眼,不方便。”
她扶着徐大娘的胳膊,带她过了个月洞门,顺着青石板小路往里走。
“这是宁芳阁的偏院,平时没什么人来,最清静。”
“您老人家今晚就安心在这儿歇着,别客气。”
“好,好,这地方清净,我喜欢。”
她点着头,脸上有了笑模样。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徐大娘已经起来了,惦记着做梅花糕,一夜都没怎么睡好。
她轻手轻脚走到宋朝阳房门口,犹豫了一下,还是抬手敲了敲。
“叩叩叩。”
“世子妃,天亮了,老婆子寻思着,该去厨房了。”
屋里,宋朝阳睡得正香。
这几天忙着寿宴的事,私下里也没少费心思,人确实乏了。
迷迷糊糊听见门口的动静和徐大娘的声音,她一下就醒透了。
“哎,就来!”
她应了一声,嗓子还有点刚睡醒的沙哑。
宋朝阳赶紧起身,披上外衣。
清水洗了脸,黑发随便挽了个髻,拿根碧玉簪子固定住。
没一会儿工夫,她就收拾好了,打开了房门。
宋朝阳看着她,微微笑了。
“大娘,您起得真早。”
“咱们不去大厨房那边,省得吵到他们,人多嘴也杂。”
“我这宁芳阁里有个小厨房,锅碗瓢盆都全乎,就在我这儿做,方便又清净。”
徐大娘听了,自然连声说好。
辰时刚过,就有马车陆陆续续到了。
宋朝阳头上简简单单簪了支白玉兰的碧玉簪,瞧着素净雅致,又不丢王府世子妃的身份。
她站在王府垂花门里头,亲自迎着来贺寿的各府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