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晋位
新帝登基一来要重赏朝臣,二来要大封后宫。¢d¢a¨w~e-n¨x+u′e′x*s¨w!.~c/o?m,
这些都有例可循,照着前朝的例子来,第一步先把名单拉出来,拥立之功自然有重有轻,这里头最显眼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慎王,当时立场坚定站在皇帝身边,功劳自然少不了。
第二个就是南时益,作为皇上的小舅子,当初他第一个站出来接旨叩头,就连皇上的亲舅舅韩枭都晚他一步。
现在众人想起此事还觉得唏嘘,谁能想到南时益年纪不大,不仅做事沉稳,而且胆子极大。
显眼归显然,封赏他们未必能拔头筹,但是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有时候可不是照着封赏来比量的。
他们把名单拉出来,一一列上去,等着皇上定夺。
他们以为这种事情走个过场便是了,谁知道短短两天都被打回来两次了,当真是君心难测,他们这位新帝当王爷时就十分难搞,现在做了皇帝更难搞,真是头都秃了。
因为先帝的棺椁不能一直停在宫里,这大夏天的留不住,所以登基就迫在眉睫,皇帝正式登基之后,才能名正言顺为先帝发丧。
齐缙登基那一日,南锦屏在王府里收拾东西,因为皇帝登基之后就会有恩旨正式宣读。&E3¤Z???小/·]说*网¥: ???免^o2费2\阅?$读?#!
首先便是太后与先帝的妃子们,太后晋太皇太后,德妃晋太后,慎王拥护有功,贤妃晋太贵妃,肃王与贵妃之前还想造假诏继位,鉴于没有成功,且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皇帝并未过于追究,只是贵妃的贵字被削掉只晋位太妃。
淑妃晋太妃,洛昭仪晋太妃,玉嫔晋太嫔,然后便是封容王妃为皇后。
皇帝做王爷时只有一个正妃,并无侧妃妾室,故而皇帝的后宫只封了一个皇后,也当真是极为少见的。
至于当初从行宫跟着回来的两个人,皇帝没有提,其他人自然也不会提起,小官之女,还是庶出,没有人将她们放在眼中。
皇帝的兄弟们已经被先帝封了王,眼下是封无可封了,不过皇帝很大气的给了赏,这其中封赏最重的自然是慎王,让人意外的是皇帝也并未将其他几个王爷贬谪。
当初蹦跶的最厉害的景王跟肃王,除了赏赐少一些,爵位并未降等,皇帝此举赢来不少赞誉声。
皇帝登基大典整整忙了一日,南锦屏也是这一日进的宫,前朝齐缙正在举办登基大典,她进宫之后先去拜见太皇太后与太后。/x/i¢a?o~s+h\u~o~g+u,a\i`.`c′o′m!
太皇太后看上去老了很多,待她一贯亲切,让她帮着皇帝好好打理后宫,其他的并未多言,就让她离开了。
南锦屏又去太后那里,太后对她就冷淡多了。
南锦屏消息灵通,她刚进宫就知道了太后怂恿齐缙重立新后的事情,可谓是新仇旧恨叠加,两人见面当真是火花四溅。
只不过,如今南锦屏已经被封为皇后,是一国之母,就算是太后看她不顺眼,只要拿不住她的重大错处,也不能轻易处置她了。
这就是地位与权势带来的好处。
更重要的一点是,齐缙将后宫的权利交给了她,太后自然是不愿意的的,但是太皇太后一句皇后打理后宫是她的指责,就将太后的话堵了回去。
太后能跟皇帝对着干,却不能对太皇太后不敬。
皇后的位置没能从南锦屏手中夺走,后宫的权力又落在南锦屏手中,太后看到她能不堵心?
太后越是意难平,南锦屏的态度越是稳重平和,两相对比之下,太后更是憋火。
南锦屏从照玉宫出来,直接回了凤梧宫。
先皇后死了之后,这里就封了。
如今齐缙早就让人重新修葺过,凤梧宫里里外外焕然一新,再无一丝旧痕。
自来皇后住凤梧宫,南锦屏曾经很多次来这里,直到现在她成了凤梧宫的主人。
这次进宫,南锦屏问过了吕妈妈跟香秀几个,若是香秀几个想嫁人,便不跟着她进宫,她给她们寻个好人家准备一份嫁妆嫁了。
若是跟着她进宫,这两年内怕是不能婚嫁。吕妈妈年纪也不小了,跟着她进宫宫里规矩严苛,她没有学过宫里的规矩,宫里有个对她不善的太后,她就怕吕妈妈有个好歹,便让她留在王府替她管着王府的事情。
容王府成了皇帝的潜邸,自然也得有人打理。
吕妈妈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进宫纵然荣耀但是也十分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