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问话
堪堪走开的傅沉烟听到话语从背后传来,微微一笑,权当不知,母女二人亲亲热热的离开。*d?u/a.n_q¢i/n-g-s_i_.¨n`e¨t.
进了屋,罗氏扑哧一笑,一指头点在傅沉烟额前,嗔道:“你倒脑子转得快,说谎也说得圆满。”
讲的便是当时罗氏用“生病”来遮掩有孕一事。
傅沉烟也哼一声,假作生气,“娘,您们都瞒着我,要不是我聪明,说不定还要给你砸场子。”
其实罗氏并非当真嗓子疼,却早有防备席上要喝酒,怕伤了胎,然这样的家宴是回避不了,只能另想主意。
夫妻二人便做了一场假戏,当真让梅玉空跑一趟,拎回来两副清凉茶包,以障人耳目,没想到果然派上用场。
只是这个事情却没事先告知傅沉烟,没想到她从三言两语中猜出来,主动开口,打消了在座众人最后一点疑虑。
“好好好,是我觉得你还小,不说也罢。”罗氏笑。
傅沉烟趁机与母亲玩闹一场,直到父亲进来,才回自己屋。
到次日晨,傅沉烟打着哈欠到罗氏屋里用早餐。堪堪落座,就听郑妈妈在门外笑,“大少爷,这么早。??兰#兰??文?±/学? ±±更¨?=新′最¨(快![|”
“咦,大哥来了。”傅沉烟瞬间清醒了许多,站起来出门迎接。
屋外,傅嘉正迎着朝霞走进院子,修身长腿,轻快的迈上了台阶。
见傅沉烟出来了,他含笑道:“三妹妹,可用了早餐?二叔二婶在里面?”
傅沉烟疾步走了过去,笑道:“我们正要用早膳。大哥莫不是特意赶过来蹭饭的?”
“沉烟又在说笑了。”屋里传来罗氏含笑的斥责,随即就与傅长汀一起走了出来。
傅长汀招手,“来来来,嘉正,一起吃。”
兄妹二人相视而笑,一起进了屋。
傅嘉正自小就与二房亲近,常来这边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他很喜欢这里。
二婶婶疼他如亲生,二叔则说话风趣、平易近人,这个三妹妹更是活泼灵动,讨人喜欢。
蒋氏为此气得咬牙切齿,没少骂他“吃里扒外”,趁傅长海去衙门时就把他禁足在屋里。
等晚上傅长海回来问起孩子的情况,蒋氏只道孩子刻苦努力,自愿在院子里读了一整天书。
傅长海一高兴,不知疲倦的考问学业。,?·比@奇o?中~文ˉ网¥t- ;?免2£费¨@阅*?读?¥
到最后,父母两人都欢喜了,只傅嘉正一人郁闷得连饭也吃不下。
四人用膳完,丫鬟收拾,傅长汀就和侄子去客厅说话,傅沉烟见了,也凑过去听。
傅长汀也不驱赶,笑了笑由着她去。
傅嘉正所在的书院为明德书院。
本朝崇文重德,各地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有民间私立的,也有地方官府主办的,大大小小,良莠不齐。
京郊明德山的明德书院无疑于万千书院中独领风骚,数十年来,名士辈出,朝堂之上的文臣大半都与明德书院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先帝在位时,更是亲临明德书院,御笔一挥,赐“文萃”二字,置匾高悬,据说因为这事,明德书院差点更名为文萃书院,还是德高望重的老院长坚持留下立院时的名字。
当今圣上还是太子时,就拜了当时的曹院长为太傅,太子登基后,又给恩师封了个“同翰林院学士”的朝廷虚职,并时常过问书院中的事务与活动,从此,明德书院名义上是民办,实际归属于朝廷,地位大增,声名大炙。
圣意明显,官员自是趋之如骛,都绞尽脑汁将自家子孙送入书院,书院学生激增,但夫子有限、场地有限,曹院长遂设立了各种门槛,限制生源,并放言“明德书院只收良才,为社稷育栋梁,非豪门世族的私塾,若不能通过入学考试者,一概不收”,初时没少得罪人,但有皇上做主,几年来慢慢的也见了成效。
如今,书院学生人数得到控制,曹院长到底结怨太多,主动辞了院长一职,顶着个“同翰林院学士”的帽子在书院中做一个普通的授课夫子。
然他威望不减当年,每次开课,不但课堂满座,窗外都站满学生,成为明德书院的一大景观。
“近来曹老夫子还授你的课吗?”傅长汀问。
“授课,不过年纪大了,好些课都取消了,每旬只有一节公开课,”傅嘉正笑道:“我倒是时常溜进夫子的小院请教,夫子好清静,他的院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