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在来的途中,看着这次人又到得这么齐,每个人心中都已经有了答案。
那就是朱高煦接下来肯定要发起战事了,不然不会将他们所有人都一起叫来。现如今休整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们每个人都有些难耐了,因为他们可是听到有风声传出,再打一两次仗,朱高煦就要准备开始进行封赏了。??咸|鱼§看1{书%&网? ¥%无?=#错-`内±&容°是的,要开始封赏,这可是他们每个人都格外在意的。毕竟这次封赏之后,以后要想再进一步,基本就难了,封赏关乎着每个人的未来,他们又怎么能不关心。他们每个人,都不想因为自己的军功不够,到时候封赏落了别人,到时都没脸见人。除了封赏,更是因为开疆扩土,也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就现在他们打下的疆域,民间都有大量讨论,大汉哪个将军厉害,哪个将军打下的疆域最多等等话题。而他们的名字,他们自己都清楚,存在于大汉众多书籍之中,哪怕是大汉日报,都报道了多次。尤其是如今自己家中的子嗣也逐渐长大,他们可都想带出去好好磨砺磨砺。打仗,不仅是名利双收,更是一种荣耀,走在外面,只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就能换来百姓由衷的敬重,这种感觉,在大明都是没有的。除此之外,如今大汉的年轻一辈也开始在不断冒头,他们这些人,可还不想这么快被比下去。原本他们都想着朱高煦要是再不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用兵,过几个月他们都要开始催朱高煦了。不仅是他们催,在大汉,对外出兵不会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从朝堂到大军,再到民间,所有人都只有赞同。而要是长时间不出兵,可以说朝堂、大军、民间都会逐渐出现不同的声音。朝堂上的百官想要更进一步,将校军士想要进步,民间百姓想要以此来获得贡献,可以说大汉上下,都在盼着朱高煦出兵。 朱高煦看着张辅等人炙热的样子,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一时笑了。论打仗,这些人是真的积极得不行。看看大明,朱棣想要出兵征战,这个反对那个反对的,民意也谈不上什么支持。但在大汉,只有不想出兵,才会出现这些反对的声音。朱高煦清了清嗓子,当即开口。“叫你们来,你们应该都猜得到是什么原因了,没错,就如你们所想的那般,接下来要再次准备用兵了,你们做好准备了吗?”“王爷,您只管下令,这次往哪里打?王爷所指之处,末将绝对去打下来!”“王爷,您就下令,您指哪我们就打哪!”张辅等人顿时变得更加激动了起来,出兵打仗?他们可太喜欢了。以如今大汉强大的大军,无论打哪里,在他们眼中,都跟捡功劳一样,打谁都是打,打谁都一样。看着这些人兴奋的样子,朱高煦心头只得为接下来要打的那些地方的人默哀。朱高煦随即来到挂在墙上的地图旁边,手向着一个地方指去。“这次要打的地方,就是这里!从孟加拉国开始,西至帖木儿帝国,南至锡兰国,这里的所有区域,都是此战的目标!而这次,将出动陆军、海军共计四十万军!”这次朱高煦的目标,则是南亚与西亚,可以说这一战结束,中东与欧洲的通道,将会彻底打通。如今朱高煦已经不想再小打小闹了,现在大汉经过几轮扩军,又有了汉人人口基础,加上强大的实力,有着足够的后勤支撑,这次他要来一个大的。这一仗只要开打,相当于大汉要同时对二十余个小国发动攻势。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他如今发动的这次扩张之战,应该会成为参加小国与势力最多的一次。二十多近三十个小国,若是将其中一些小国里面独立的王国也算上,那要直奔着差不多四十个小国参与的大关而去。而这些小国之中,又以帖木儿帝国的实力最强,疆域最大,大军最多,会是大汉此次出兵的重点目标。因为之前这个帖木儿帝国可是在安卡拉之战中大败奥斯曼帝国,后又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东征大明,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靠近大明,帖木儿就病死了。而如今帖木儿帝国虽然依然还是很强,但现在帖木儿内部,可是还在内乱之中。继承人问题引发的内部战,在哪里都是有的,帖木儿帝国,也不例外。并且这个帖木儿也染了和朱元璋差不多的毛病,那就是跳过了自己的儿子,立了自己的孙子继承,打得可是热闹极了。张辅等人看着朱高煦画出来的地方,尽皆瞳孔一缩。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想到,这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