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只带干粮,用战马来携带一部分军资,大军的攻势不要停,同时派军穿插到南掌腹地。
那时的南掌必然慌乱,穿插进去的大军必然可以出其不意,在轻装简行,保持进攻速度之下,可在南掌没有彻底反应,大军集结之前,直接攻破南掌都城!”张辅的话,顿时让其余人全部回过神来,靳荣第一个站出来赞同。′w·a_n\z~h?e*n.g-s¨h`u?.′n/e¨t.尽管不知道朱高煦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突然之间不管大明了,而是出兵南掌,但他可是其中一路大军的主帅,靳荣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王爷,臣赞同,臣必定全速攻下南掌之地!”武将同意,李定荣等人顿时慌了。“王爷慎重!出兵灭国南掌,事关重大,且调用如此之多的大军,仓促之间,粮草物资都需要准备啊!尤其是我们没有出兵之名,骤然灭国,恐会引起周边诸国恐慌,相互联合针对大汉,应先发王诏通传天下才是!”李定荣此刻是真的有些反应不过来,事情转变得太快,快得根本没有让他有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这番话,是他本能的劝阻。出兵他不反对,但需要准备周全,更需要师出有名。周岐凤也随即急声说道:“王爷,如今还是先应对大明才是要事,且如今大汉初立,更应该集中钱粮发展民生才是,贸然出兵,不利大汉,请王爷三思而行!”朱高煦看着文武顿时分成两种意见,不再如刚才的团结一致,也是笑了。果然,大多数时候,文武是真的思想不同,经常对立在一起。有首歌唱得好嘛,白天不懂夜的黑,文不懂武立功的心,武不考虑综合,只考虑打仗一般。看着下方张辅、靳荣带头的都督府,与李定荣、周岐凤带头的文官‘辩论’了起来,听了一会,最终挥手示意两边打住。适当的辩论有益身心健康,时间久了就容易上头了。 两边人说的话他其实都认可,尤其是让他都有些惊讶的,就是张辅说的,简直就是翻版的闪电战啊。正面奇袭撕开缺口,大军穿插,直奔南掌都城,趁着南掌来不及防备,大军来不及集结,就直接结束战事。这和他想的,基本是一模一样的,他也是打的这个主意,才敢在这个时候,这样用兵啊。因为李定荣与周岐凤说的同样是事实,大汉如今这样出兵,钱粮物资不足以支撑,时间一旦过久,直接就得崩。“你们先听本王说,如今出兵大明,不现实,本王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大汉的实力还是太弱小了些。而且本王有把握,皇帝会给大汉一个交代的,此事无需担心。而要增强大汉的实力,首先大汉就得扩大疆域,扩大人口。想要发展,人是根本,人口更是重中之重。而且你们还不知道,在大明时皇帝已经下令了,大汉的大军,不能超过二十万,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军,总数加起来不能超过。但只要打下南掌,不仅可以扩大大汉疆域,还能得到大量人口,到时在南掌部署大军,大明又如何而知?且即便以后某一天大明知道了大汉疆域扩大,但那时大汉有多少大军,大明又真的能够查出来吗?大明对外的联系,主要依靠各国的朝贡,以及郑和下西洋的舰队带回消息,足以解决这个问题。至于出兵的借口,还需要想吗?大唐之时,如今的南掌有十余县之地都属于大唐安南都护府,如今南掌拒不归还,我们便收回来,这个理由够了吧?也不会引起其他诸国的紧张了吧?”朱高煦一脸严肃的看着众人,出兵南掌,这也是他刚才一个人思考时想到的。如今荣耀点的获得,仅仅只靠内部发展,他发自内心的觉得慢了,若是这样等下去,大汉何年何月才能发展起来?打下了南掌之后,他也不准备匆匆发展南掌之地,等有了杂交水稻,再去用心经营,如今他只想快速获取荣耀点。南掌之地,可就比占城大多了,而且人口也有数百万,只要打下来,他的荣耀点可以快速获得一大笔,这才是他需要的。有了荣耀点,他就能先兑换农作物出来,先填补粮食不足的空缺,稳定百姓,安居乐业,逐渐发展商业,经济就会逐渐上升,国力越来越强,他得到的荣耀点就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他现在就是缺少一大笔荣耀点,让他能够直接解决粮食问题。说到这里,朱高煦继续开口。“另外皇帝还给了大汉一个任务,那就是在五年之内解决麓川时常兵犯大明的问题。而想要解决麓川,就必须要从南掌过去,这也是不得不先攻南掌理由!”朱棣既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