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安排好,又派人去向韦婉芸告平安,朱高煦才一个人来到一旁,坐在地上。+l/a+n\l_a¨n^w\e¨n+x!u^e^.\c¨o~m¢
朱高煦自己身上,其实也有几处刀伤,衣服都已经被割裂,但里面的软甲,紧紧的保护着,没有丝毫受伤。战场上,有甲胄与没有甲胄,果然是天差地别。哪怕再勇武,只要没有盔甲,上了战场,也基本不会有多大的作用,因为只要被磕着碰着,就是一身伤口。朱高煦一个人在静静的思考着,到底是谁,想要他的命。那个替身,他已经看见了,很凄惨,足足八根箭矢插在身上,用被射成筛子来形容也不为过。要是朱武没有提前发现,若是没有他的经验与直觉,要是是他亲自过去,那么被射成筛子的就是他自己了!这次回大明之前,他能想到的最坏结果,就是朱棣不让他回去,带的护卫,其实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路途中不被山匪选为目标的。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在大明,竟然有人这么想要杀死他。此刻的朱高煦,仿佛更加理解了当初徐妙云对他的叮嘱,那就是让他千万不要回去,反复叮嘱了三次。 这次伏击他的人,朱高煦看得清楚,虽然没有穿戴甲胄,但绝对是懂军阵的,相互间的配合很是密切。若只是一些山匪,哪怕被伏击,也不让他王府的绝对精锐护卫达到三十一人战死。能够调动军中的人来伏杀他,还是两百一十七人,穿戴上甲胄,妥妥的绝对精锐,这么大的手笔,整个大明,能够拿得出来的都有限!朱高煦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朱棣。在大明能够瞒着锦衣卫调动这个力量的人,朱棣的嫌疑实在太大了。“不可能,不会是他,他要是想要留下我,想要我死,压根不用费这么大的周章。而且堂堂永乐皇帝,对自己的儿子用这样的招式,这根本就不可能。这种下三滥的招式,倒是跟老三有些像啊。”朱高煦喃喃自语着,通过这样的招式想到朱高燧,朱高煦越发的觉得很有可能。这个行事风格,跟朱高燧实在太像了,而且整个大明,留下他或者杀死他,受益最大的,好像还真就是朱高燧。因为就是朱高燧想要留下他的心最为强烈,他一旦出事,第一个被怀疑的应该是朱高燧,但恰恰最容易被怀疑的,也很容易被朱高燧挣脱开来。至于朱高炽,他与朱高炽原本就有争斗,如今在外立国大汉,手底下有兵有将,妥妥有能力再次靖难的他,朱高炽同样也有很大的嫌疑。只要他死了,朱高炽再也不用担心了,朱高炽也会受益。且别看朱高炽不受武勋欢迎,但也不是真的完全没有影响力的,拿出两百来人的精锐,还是轻松的。“老大,老三,究竟是你们之中的谁这么想要我的命呢,在京城的时候给我来‘兄友弟恭’,现在就着急得想要杀我,可真是‘好兄弟’啊。”朱高煦心中依旧对朱高燧最为怀疑,这种事,也不像是朱高炽能够干出来的,而且朱高炽已经是太子了,一旦此事败露,对朱高炽而言弊大于利。关键就是这个行事风格,他心底更加倾向于是朱高燧想要他的命,再栽赃嫁祸给朱高炽。他就说嘛,他要离开的时候,朱高燧一直跟他说路上保重,而且还与往常有着些许不一样,原本他还没有在意,原来在这里等着他呢。更重要的是,朱高燧可是有老底的,历史上在榆木川,就要毒杀朱棣,只是没有成功罢了。一个能够对朱棣都下得去的人,对他还会下不去手?一旦成功,朱高燧的机会直接就来了,哪怕不成功暴露了,反正也都没有机会,似乎没什么可怕的。“老三,好得很呐,以往还只是认为我们面和心不和,你只是有小动作,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野心啊。你是不是一直都在等着我与老大争斗,你要效仿李治捡便宜吗?可惜老大不是李建成,我也不是李世民。老三,给我等着!”朱高煦极为愤怒,他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最想要他命的人会是朱高燧与朱高炽其中之一,他还一直在防范着朱棣,最后朱棣却是最安全的。现在再回味徐妙云的话,似乎他们三兄弟,是真的被徐妙云了解得死死的。原来不让他回京城不是怕他被留下,而是担心他会死在京城啊。朱高煦想了很久,他一直知道争斗的残酷与无情,却是依旧低估了。然而现在摆在他面前有一个更残酷又无奈的问题,那就是他即便能够猜到是谁,他却是没有办法。回京城去找朱棣当裁判吗?那他还要不要回大汉了?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