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1t
是不管让朱高煦做什么,都是傻乎乎的去帮他做,根本不会多想。而现在,一去不复返了。真就是儿子太聪明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唉,你们长大了,都不听我这个老头子的话了,我这心里,难受啊。”朱高煦看着朱棣一个人在那里感叹,故意说着这些话给他听,是一点也不接茬,继续装聋。这话别说他了,朱高炽来了都得装聋作哑,谁要是接了,后面指定有朱棣的任务。朱高煦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主打就是一个沉默,沉默是金,这是真金白银的金。因为他只要接话了,鬼知道他得拿出多少银子出来抚平朱棣的内心?这还是往好处想,只是花银子,要是朱棣不贪他那点银子,提出其他过分的要求,他咋整?朱棣看着朱高煦不接话,等了一会依旧沉默,反而低着头和自己的脚玩,顿时收起刚才的情绪。 既然不上套,他也懒得继续用了。“老二,告诉你一个消息,姚广孝没有归隐了,而是去往顺天府主持摊丁入亩的事情,你觉得在大明实行摊丁入亩,可行吗?”朱高煦抬头径直看向朱棣,这次他是真被惊讶到了,姚广孝居然不归隐了?还帮朱棣主持摊丁入亩的推行?并且已经在顺天府开始了?朱高煦很想不通,姚广孝就不怕无法善终吗?摊丁入亩的推行,他可是很清楚的,想要推行下去,不是一般的难,因为现有的权贵阶层,无论文官还是武勋、外戚,包括藩王,恐怕都不能接受。成了,功劳太大,能让皇帝放心?功高盖主,这句话真不是说说而已,一个臣子有着那么多的功劳,有那么大的威望,哪怕是遇到了李世民这样心胸宽广一点,容得下的,但你也不能比李世民还活得久,不然都会被一起带走。至于不成,就是擅自更改祖制,胡乱变法,祸乱朝纲,祸国殃民,损害大明基业,破坏大明昌盛,这个罪名太大,朱棣肯定是不能背的,姚广孝就不怕朱棣把他推出去平息众怒?他不信姚广孝想不到这些,唐初的李勣,还是李世民的心腹呢,最后李世民都产生了杀心,只是被李勣化解了,北宋的杯酒释兵权,就在洪武年间都还有一个李善长呢。至于年纪大了没威胁?靠发誓?有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在,年纪大就没威胁了?发誓就有用了?朱高煦都想不通,姚广孝明明已经功成名就了,只需要归隐下去,后半生足以让自己善终了,偏偏要跳出来?虽然原身与姚广孝的关系其实并不好,因为姚广孝就是坚定支持朱高炽的,但这些已经无法影响如今的他,他只是想不通姚广孝这样的智者,不应该这么失智才是。而另外让朱高煦意外的,就是朱棣居然会实行摊丁入亩,这可是把他惊到了。大明的现状,朱高煦说句内心话,其实根本就不是变法的事情,因为在永乐朝如今这个时期,朝廷只需要做一件事,休养生息,尽量不要发兵出征,发展民生,只需要三年五年,根本不需要任何变法,百姓的生活就会逐渐改善。因为从朱棣开始靖难以来,朝廷就一直在东征西讨,四处花钱,内部平叛,出兵安南,加强奴儿干卫,为迁都做的准备,编撰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等等。开销太多,国库正常情况下,根本无法维持,更不用说靖难时天下再次被破坏,急需大量钱粮安置百姓,发展民生,哪里有那么多钱?朱高煦正是知道这些,加上朱棣口口声声说着不能破坏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没有脸下去见朱元璋,朱高煦才格外的意外。一边嘴上说着不能动,然而一边实际行动上处处在破坏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惊讶之后,朱高煦都想掰开朱棣的脑袋看看,这人在这个时候搞摊丁入亩,是想要做什么?是觉得大明如今太稳定了?是想要本就存在的起义,变得更多?摊丁入亩最该实行的时候,也是等朝局稳定,百姓的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后,再次陷入危机才用的。因为变法,必须要获得一部分人的支持,要革除现有的受益者,那就必须要获得新的受益者的支持,才牢固,推行才能更加顺利。这也就是朱棣了,也差不多相当于开国君王,但凡不是,像朱棣这样搞,他敢肯定,指定成不了。朱高煦只是想了片刻,也不再去想,这些问题,他不信朱棣与姚广孝这样的人看不见,摊丁入亩对朝廷而言确实有利,但如今实行这么大的弊端,要是这两人都看不到,大明也废了。现在朱高煦疑惑的是朱棣给他讲这事做什么?是什么目的?让姚广孝再次出山,还是负责摊丁入亩,目前也只是在顺天府实行,加上他没有收到丝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