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但朱棣这样问出来,就代表着这事不平常。
姚广孝思考片刻,低着头没有再去看朱棣。“皇上问臣,臣便将自己的想法说来。若是往常,臣认为汉王会回来,因为以汉王之前的性子,不会考虑那么多。而现在的汉王,臣不敢保证,汉王已在安南立国大汉,已然相当于君王,在大明根基尽丧。一旦返回大明,需要回去时,皇上的态度,则决定了汉王今后的未来。虽说百善孝为先,若是不来,汉王的名声将会彻底臭了,且也会让皇上彻底失望,但对于已经建国的汉王而言,却是可以保全自身。此事臣也说不准,若是皇上硬要臣说,臣认为来的可能性,并没有那么大。”姚广孝硬着头皮说完,没有对朱高煦做任何评价,只是客观的说了事实。而他心中也确实不相信朱高煦会返回大明。这个时期朱高煦返回大明,在他看来就是一种不智,若是之前的莽夫朱高煦,他都不用想,但现在的朱高煦有了脑子,在他看来,正常人应该也不会再度返回大明了。尤其是之前朱棣本就对朱高煦有防范的情况下,要是被朱棣以为朱高煦在大汉有了靖难的实力,朱高煦回来,恐怕是有来无回。朱棣深深的看着姚广孝,片刻,骤然笑了,笑得很是大声。“哈哈,太师啊太师,你觉得老二不会回来,但我肯定他会来!你觉得我会留下他,但只要他答应我的要求,我也不会留下他!你对我,还是不够了解啊,你对我家老二,更是不了解,但我,了解他!”朱棣缓缓起身,其实他了解朱高煦什么的话,都是假的,他并没有那么了解朱高煦,但他作为大明皇帝,了解大汉的王,因为都是同样的位置,考虑事情也必定是一样的。他不知道朱高煦对徐妙云有多深厚的亲情,多深厚的母爱,但他知道一点,朱高煦若不来,大汉将会逐渐生乱,大汉的文武,也将会逐渐和朱高煦离心离德。因为一个连自己亲娘崩逝都没有回去,全然没有孝心的上位者,?上位者可以残酷,可以无情,但不能过于无情,不然大汉本就初立,人心一旦乱了,各地就会逐渐不稳定,大汉也将无法难以为继。就凭借这一点,朱棣笃定朱高煦会来!正是因为朱高煦会来,才会有密信中说的那些动作。因为朱高煦也在防着他不让朱高煦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