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天下。
周岐凤并没有半分欣喜,相反,此刻他只觉得无比沉重,朱高煦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这个位置,其实不好坐,可以说责任非常重大。尤其是如今初立,更是基本什么也没有,更需要他自己将都察院拉起来,可以说还需要极强的能力,不然都无法在各府快速建立起督察之责。周岐凤深知,这件事办得好,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位置就稳了,但要是办不好,不仅位置不稳,从此仕途基本看得见了,不再会进入大汉的核心圈。`l^u_o¢q`i\u.f_e?n¢g~.¢c^o¢m′若是办得实在差,自身性命,也将会有危险。周岐凤也并不打算退缩,到了这一步,想进,就必须要能够为朱高煦解决困难,李定荣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周岐凤起来来到朱高煦面前,神情肃然,径直跪倒在地。“臣,谢王上厚爱,臣虽初次为都察院首,必竭力做好,不负王上之恩,不负王上所望!”“起来吧,你能明白就好,都察院责任重大,不要让本王失望。前番本王与你说的,你心中要记得,不要忘了初心,切记保持本心。当初你是怎么说本王的,那股不惧一切的气势,那股子劲,要一直保持下去。”朱高煦面色欣慰,他让周岐凤掌管都察院,也算是对周岐凤的一个考验了。就如他所说的,只要周岐凤能够一直保持不畏惧的心,都察院院首,也就是左都御史这个位置,就会一直是周岐凤的。朱高煦看重周岐凤的,就是那股子气势,都察院就需要这样的人,敢于做事,不怕事,勇于直谏。周岐凤再次深深一礼,才缓缓起身,目光灼灼的看着朱高煦。“王上您放心,臣不会改的,臣若在,必时刻警醒王上!如今事情紧急,臣便先下去准备了,尽快巡视各府!”“不错,有这样的想法就很好,去吧,另外本王调给你二十甲士,用于护你周全。此次巡视各府,代表的就是本王,若是发现有人腐烂了,可直接动手,事后上报便可。各地守备军,你若是有需要,可让身边本王给你的甲士去通传。你要记住,速度快一些,大汉十二府的监察御史,要尽快确定下来!” 朱高煦又嘱咐了几句,在周岐凤下去后,朱高煦又叫来朱武嘱咐一番,朱武随即挑选了二十甲士跟在周岐凤身旁。解决了这件事,朱高煦才看向李定荣。“接下来说一下取暖问题,我后面会让大军介入帮忙,用于伐木制炭,你也要各府去实行,确保这个寒冬剩下这段时间的度过。至于安置问题,待会我亲自去看看如今是怎么做的。粮食不够的问题,要加快商业的布局进度,到时通过商业向大明或者周边购买粮食。同时在沿海之地,让各地组织渔民打渔,这个资源如今要好好利用起来,增大打渔队伍,也是可以解决不少人的吃食问题。现在府库还有多少银子与粮食,支出的账本,晚些时候你送到本王这里来。除了这些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李定荣一一记下后,当即再度开口。“王爷,还有一个问题,其实依旧是之前的问题,朝廷人手不足。如今安置百姓,以及处理其他事,都需要人,臣已经将品行尚可,只要会认字的人,都进行任用了,但依旧不足。”看着苦涩的李定荣,朱高煦也头疼了,这个问题要解决,真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得了的。学院已经让李定荣去组织了,教育部也建立了,但培养人才,需要时间。朱高煦很是头疼,果然在外面建国,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旦落实到具体,总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这个人手不足的问题,大明就永远体会不到大汉的这种痛。在大明,那是想入仕的人一抓一大把,读书人根本就不缺。想到这里,朱高煦突然眼前一亮。“你说在大明招揽人才,你觉得如何?大明的读书人,想要步入仕途的人,可是不少,只要我们能够吸引一部分人过来,就完全足够了。在大明还需要参加科举才能入仕,但是在大汉,如今只需要走一个过程,只要不是太差,或者人真的有问题,基本就能入仕。若是宣传出去,是不是就可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了?”朱高煦想着这个法子,越发的觉得可行,大汉人才不够,大明可是不少,自己好歹也是大明汉王,这个王位也一直都在的,放在大明去吸引那些人,完全可以啊。反正都是做官,在大明还轮不上,来到大汉做官,都是汉人,怎么就不行了?李定荣听着这些,却是眉头紧锁,思考片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