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今后大汉的这种盐,比大明的极品盐都要好,但价格控制在八十文,到时也要生产成色较差的盐,对标大明成色好一点的盐,价格控制在三十文。_d.i.n/g.d`i-a_n/s¢h!u.k¨u\.?c.o/m?至于那种杂质含有比较多的盐,大汉将不会生产。这个价格,为大汉对内的价格,若是对外售卖,只售卖眼前这样品质的盐,价格控制在一百二十文至一百三十文为区间。同时为了防止有人将大汉的盐私下贩卖,今后大明将会设立海关署与边关署,此两部门由朝廷直辖,用于控制进出大汉的商品。”朱高煦其实很想将价格压得再低一些,因为这个盐田制盐,成本其实真没有多少,可以说产量极大,除了需要一部分人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然而一旦他将价格压得太低,中间形成的利润将会非常庞大,他敢保证,哪怕他举起屠刀到处杀,依旧会有不少人铤而走险,会往外赚取中间的差价利润。朱高煦非常认同一句话,当利润足够大时,只会让人变得疯狂,哪怕明知被抓就会死,也会有大量的人选择去铤而走险。只要将利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会让人心动,却又不会让人丧失理智,只有冲动,才是最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大汉明明可以全部使用比大明极品盐还好的盐,他还要生产成色差一些的盐,其实就是为了让百姓也能够吃得上盐。成色差一些的盐,利润虽然有,但比较低,到时只要图谋盐利润的人,都会将目光放在这种雪盐上,这才是利润大头,这样起码能够保证,成色差一些的盐很少有人去动坏心思。同样都是犯事,罪责都是一样的,干嘛不挑一个利润高的去犯呢? 如同抢一文钱与一两银子,只要被抓到,都是同样的下场,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这样一来,朱高煦只需要看好雪盐就行,雪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成色差的盐自然就能流向百姓了。朱高煦可以说为了让百姓能够吃上盐,是真的尽力了,而且三十文价格一斤的盐,已经足够低了。如今是刚开始实行,等到后期,现如今的体系形成后,到时他还会再次降低价格,只不过需要时间了。朱高煦为了增强国力,这也算是掏空心思了。李定荣与周岐凤闻言,心头一阵火热,他们能够感受到朱高煦为百姓着想,不然盐的这个价格,甚至是糖,都不会这样定价了。如果这些都按照大明的方式来,其实就已经能够让大汉国库不知赚多少银子了,但朱高煦却是没有那样做。“王爷仁德,大汉有王爷,乃大汉天下人之福。臣下去后必定安排好,绝不让王爷失望!”李定荣有感而发,他也是下定了决心,谁要是敢在这些东西上动坏心思,他绝不会放过。朱高煦听着李定荣与周岐凤的又一通夸赞,都已经开始有些免疫了,毕竟听太多之后,也没有先前的那种感觉了。等李定荣将所有的工艺流程熟悉,朱高煦又带着两人来到另外一处空旷的大殿。这次朱高煦没有带着两人进去,而是驻足在殿外。“这里面就不带你们进去看了,如今还没有做出来。不过可以告诉你们里面是做什么的,这里面,本王将优秀的匠人都集中了起来,让他们在里面研究火器。征伐安南,以及平定叛乱,火器发挥出来的优势,你们不知道有多大,若是大汉能够有更为先进且强大的火器,这些大战,也不会有现如今这么高的伤亡了。带你们来看,是要告诉你们,今后火器司将会成立。定荣,你让人在外面建造火器司衙署,位置偏僻一些,但地方一定要大,现在这个地方,只是让他们暂时先用着,待火器司衙署建立,到时他们所有人都会去往火器司。另外,在民间招募优秀的匠人进入火器司内,凡是火器司所需,不惜一切,想办法也要提供。总之一句话,火器司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能用任何理由推卸!”火器司,这是朱高煦早就想要建立的了,火器的发展前景,他敢说,没有任何人比他更懂了吧?大明虽然也看重火器,但比起他的看重,还是差了不少。如今在系统他还没法兑换,只能先建立起来,然后将他自己知道的,现在能够制作的火器与火器司说来,让火器司去研究。他也没有办法,火器司什么时候能够交卷,全看这些人的悟性了。要是等到他有足够的荣耀点可以兑换了,那时都还没有研究出他交代的火枪火炮,他到时也只能兑换了。工业这些,就不比手工业了,这方面,他也只能提供一些思路与方法,以及他自己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