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相信朱元璋能够理解,但是靖难之后若是不干出成绩,不能让大明更加富强,他不能也不敢下去见朱元璋。/k\a/y?e¨-¨g\e`.·c+o+m`
所以他并没有多在乎立嫡立长,只不过立朱高炽是他多方妥协的一个结果。要是立朱高煦,他是真担心自己有一天在宫内好好的,朱高煦带着文武让他退位让贤,朱棣不想面对那种场景。就在这时,姚广孝的声音继续传来。“如果汉王只是这样,贫僧虽然敬佩,但还不算多么震惊。然而汉王如今在大汉实行的那个‘摊丁入亩’,贫僧是真的被震撼到了啊。皇上你给的书信里面,详细介绍了这个摊丁入亩,贫僧看后,只觉得惊为天人,汉王能够想出如此国策,用于赋税的变革,这代表着汉王的治理天赋,同样惊人。之前汉王是什么性子,皇上应该无比清楚才是,恐怕天下人都想不到,汉王竟然隐藏了这么一项能力,直到自己立国大汉,才暴露出来。贫僧刚才恭贺皇上,是真心实意的,汉王确实值得让人敬佩。”姚广孝不断的夸赞,让朱棣内心都有些沉重。朱棣确实高兴朱高煦有这样的本事,但朱高煦的隐藏,又偏偏让他很不高兴。朱高煦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能力?在怕什么?是在怕他吗?怕他容不下自己的儿子吗?朱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朱高煦这么隐藏自己,但这些,不能往深处想,只要往深处想,朱棣心中就会升起一抹悲凉,他们父子,已经到了这么如履薄冰的地步了吗?身为帝王,朱棣的疑心比起最初,也是加重了不少。 朱棣自己也很清楚,但没有疑心不行啊,身为帝王若是没有疑心,有一天自己这个皇帝被这是他自己无法控制的,朱棣也不想去控制,只是对自己的家人,他还是宁愿往好的方面去想。朱高煦在大汉实行的摊丁入亩,这是让他极为不安的,这个国策他也思考过,其实非常好,他也非常的心动,且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的。朱高煦的太过优秀,让他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样的朱高煦了。朱棣不再去想,这次他来找姚广孝,什么聊天谈心,都只是借口,他来是有大事的。“太师,你少夸他了,这小子要是知道你这么夸他,他尾巴指定要翘到天上去。我问你,如果在大明也实行摊丁入亩,你觉得是否可行?”朱棣紧紧看着姚广孝,这才是他来的目的,因为他想要实行这个摊丁入亩,更想要让姚广孝来主持,因为姚广孝有这个威望能够实行得下去。大明的赋税也不好收,官绅一体不纳粮,藩王不纳粮,同时为了安抚藩王,他还又给了各地藩王不少田地,这些都是朝廷收不上赋税的,朱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朱高煦在大汉搞得热火朝天的,官绅被朱高煦直接一把解决了,反对的势力也被直接清除了,但在大明,这些问题都还是存在的,他现在也想学一学朱高煦了。反正是自己儿子提出来的东西,又这么好,朱棣搬过来用是一点不觉得脸红。姚广孝心头一叹,他就知道朱棣这次过来不是表面说的那样,只为徐妙云祈福与找他聊聊天。先是以朱高炽那事小题大做,让他不再归隐,他迫于当时心急说多了话,只能应下,现在这个苦果,这么快就来了。朱棣拿着这件事问他,是什么目的,作为极为了解朱棣性子的他,非常清楚朱棣想要做什么。姚广孝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您当真想好了吗?若是在大明实行摊丁入亩,藩王与官绅,要不要纳税?一旦实行,这就是与天下官绅作对,凡是有田地的人,都会反对这项政策的实行。如今大明天下,地方上本就有叛乱,一旦开始,到时各地必然会爆发出更为强烈的叛乱,朝中官员,不说全部,但绝大部分,都会纷纷反对。地方官吏,开始消极懈怠,联合士绅一起抵抗着朝廷政策的实行。如今瓦剌正在做大,对北方的威胁从未消失,阿鲁台对大明边地,雀雀欲试,想要发兵劫掠。而实行这个政策,必然要调集天下兵马,坐镇各方,以强压的姿态,让各地不能反抗。且还要重新登记人口,重新丈量田地,这些事情若是没有官吏士绅的配合,难以完成,除非您将这些不配合的人全部杀了,但若是全杀,必然引起天下恐慌。到时大明天下,将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稍有不慎,大明恐有覆灭之险。皇上若是真想要实行,那么请皇上先解决北地威胁,现在先安置好各地百姓,到时腾出精力与力量,用来全面落实这件事。还有一点,皇上您要做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