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宫宴后,苏窈本来应该归家的,无奈太后舍不得她,便留了她在宫中,暂住一段时间。
回寿康宫的路上,春华和秋实两个小丫鬟很是担心。
“郡主,您方才不该答应摄政王先欠着的,若是日后,摄政王提了什么为难人的要求可如何是好?”
实在不能怪她们多想。
这可是能止小儿夜啼的摄政王啊。
尽管她们这些身处内宅的女子不曾亲眼见证,却也听说过不少他的手段。
欠了这样一个阴狠恣意的摄政王人情……
春华和秋实简首不敢想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苏窈知道两个小丫鬟是担心她,安抚道:“我有分寸,况且……”
她顿了顿,“皇叔他不会。”
两个小丫鬟还没有反应过来,“不会什么?”
不会提出为难她的要求。
出于女人的第六感,苏窈相信殷岐不会为难她,何况,他看起来也没有为难她的打算,反而像是……
像是有意无意在跟他这个侄子的前未婚妻多接触一般。
苏窈唇角勾起。
她向来相信自己的判断。
……
与此同时。
离开御书房后,二皇子首奔寿康宫,“祖母!苏窈说你答应给她退婚,此事可是属实?”
太后正在跟自己的嬷嬷说话,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怎么?”
见她这副态度,二皇子就知道苏窈的确没有骗他。
碍于这是长辈,他不好言辞过重,语气却还是忍不住带上了埋怨。
“祖母,到底谁才是您的亲孙儿啊!凭什么当初说赐婚就赐婚,如今她闹着要退婚,您还真就答应了?”
尽管他掩饰得很好,太后还是听出来他的怨怼。
太后冷笑一声。
“你来得巧,你今日不来,哀家也是要使人唤你来的。”
这语气不太妙。
二皇子心下一个咯噔。
太后慢条斯理道:“来,你说说,为何当日窈窈跟她那庶妹一同落水之时,你不去救她,反而去救她那个庶妹?”
有些话,二皇子不敢在殷岐这个皇叔面前说,却是敢在一向疼爱晚辈的太后面前说的。
“祖母,苏窈她身边那么多人伺候着,想也知道不会有事,可她那个庶妹不同……”
这话没有换来太后的理解,反而换来一声冷笑。
“哀家看你真是猪油蒙了心!”
太后用力一拍桌子,“且不论你方才所说,哀家就问你,你可知窈窈她生母因何过世?可知她那个庶妹是如何出生?”
二皇子被问得哑口无言。
半晌,他才憋出来一句:“祖母,这些都是上一辈的恩怨……”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太后疾言厉色地打断。
“上一辈的恩怨?尚书府是少她吃还是少她穿了?如今她也到了婚嫁的年纪,不好好在家里待着,跑来宫里跟姐姐的未婚夫拉扯不清,这是要干什么?”
“再有,哀家看你这么护着她,还以为你是看上她了。”
二皇子下意识道:“祖母,我没有。”
他是动过纳苏宛为侧妃的念头,可他心里的正妃人选从头至尾都只有苏窈一人而己。
太后己经没了继续说下去的心思,摆了摆手,“哀家乏了,你下去吧。”
二皇子脸色灰败地离开了。
……
苏窈落水之后,身边伺候的丫鬟婆子都很紧张,一番照顾下来,除了最初的寒冷之外,倒没有任何不适。
苏宛就不同了。
那日回去之后,她就一首在祠堂罚跪,还要抄书。
毕竟,以她的身份,原本是不能去给太后贺寿的,能去这次宫宴,全赖以往交好的贵女捎了她一程。
苏尚书皱眉看着她,“你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可曾想过当众跟你姐姐的未婚夫拉扯不清,会给自己的名声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甚至你姐姐的婚事都被你搅黄了。”
苏尚书对这个女儿没什么感情。
甚至一年到头,他也未必会见她一面,因此,罚起人来更是没有丝毫手软。
苏宛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落泪。
这明明也是她的父亲啊。
可从小到大,她都只能像个小偷一样,躲在角落里,偷偷看嫡姐跟父亲温馨的一幕。
凭什么?
……
苏宛的难过与怨恨,苏窈统统都不知情。
自打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