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大明风华 > 第二百一十七章 铺兵归家

第二百一十七章 铺兵归家

第二百一十七章 铺兵归家

“娘!爹回来了!”小女孩惊喜地尖叫着,丢下手中的麻绳扑向韦大岳。*x/s~h·b-o?o!k/.\c?o-m′

韦大岳一把抱起女儿,转了两个圈。女儿比离开时又瘦了,小脸蛋上的婴儿肥都没了,看得他心里一阵酸楚。

“囡囡,想爹了没有?”他哽咽着问。

“想!每天都想!”小女孩搂着他的脖子,奶声奶气地说,“娘说爹去城里干活,要好久才能回来。”

厨房里冲出一个拿着锅铲的妇人,她红着眼圈喊道:“娘,大岳说他不用再去服役了!”

老妇人颤巍巍地走出来,手里还握着烧火棍。她眯着眼仔细打量儿子,眼中泛起泪光:“好啊好啊,快去拿鸡蛋,把存的鸡蛋都煮了。”

“娘,鸡蛋留着卖吧。”韦大岳连忙阻止,“现在天冷,鸡蛋能卖个好价钱。”

“你这孩子,”老妇人心疼地说,“才两个月,怎么就老成这样了?瞧瞧你这脸,都瘦得脱相了。”

“儿子没用,本该90天的惩罚硬是耗到180天。”韦大岳抹了把眼泪,从包袱里掏出钱袋,“但我赚到钱了!这是在城里遇到贵人给的。”

“这是从哪来的?”婆媳俩惊讶地问,“该不会是……”

韦大岳连忙将遇到三玄观道长的事说了,还特意强调是正经来路。(`[看(_书¤屋§小{说?网%- )′免|)&费`÷阅#?读ˉ}老妇人一听是道观的事,立刻提起下月的山神庙会,说要带全家去拿福袋。

“娘,这样不太好。”韦大岳有些为难,“道长是看我可怜才帮我的。”

“有什么不好的,到时候多上香、多磕头就是。”老妇人笑眯眯地说,“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得知父亲还在地里撒稻草防霜,韦大岳背着女儿去接人。腰间的黄符发热,让他走得更加稳健。夜风吹来,带着稻草的清香。

一家人团聚,饭桌上充满欢声笑语。虽然只是简单的咸菜配米饭,但韦大岳吃得格外香甜。邻居们听到动静,也纷纷议论起来。

“大岳总算回来了。”

“是啊,这劳役越来越重了。去年我家老二也是,说好三个月,结果拖了大半年。”

“城里也不轻松,我表姐家的儿子抬轿都抬了一个月了,到现在工钱都没结清。”

“听说是有人在中间克扣……”

与此同时,清善县衙内。

清善县令看着劳役清单,脸色阴沉。清单上的役丁数量比实际多出三分之一,显然有人在中饱私囊。他想起今早遇到的那个道士,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大人,这种事难免……”师爷小声劝道,“各地都是这样,只要不太过分……”

“去,把那些多出来的青储都收回来!”清善拍案而起,案上的茶水都溅了出来,“还有,把扣下的役丁工钱都追回来!”

“这……”师爷欲言又止。?E?+_Z&小e说[网>,¨ @¥首·发,°[

“怎么?有难处?”清善冷笑,“那就把账本拿来,我亲自去找他们要!”

师爷只得去找那些老爷们要账。几个老爷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敢得罪即将升迁的县令,只好乖乖交钱消灾。

孙老爷看着这场风波,捋着胡须若有所思。他决定去三玄山找苏瑾聊聊,这个女道士的手段着实令人惊讶。

“爹,这事就是她引起的,您找她干嘛?”孙景峰无奈地问,“她明显是在针对我们。”

“正因为是她引起的,才更有意思。”孙老爷笑着说,“能让清善动这么大火气的人,可不多见啊。”

山神庙前的青石板上,微宁蹲着身子,一手捧着粗瓷碗,一手拿着啃得干干净净的骨头。寒风吹过,她缩了缩脖子,却依然专注地在骨头缝里寻找着残余的肉丝。

远处传来脚步声,孙老爷踏着石阶缓步而上。他远远望见这一幕,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笑意。这个小道姑倒是与其他人不同,一点架子都没有,像个贪吃的小孩子。

“师父和小师叔都出门了。”微宁头也不抬,继续专心致志地对付手中的骨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慵懒,“大师伯正在山顶道观闭关。”

孙老爷走近了些,目光扫过广场上还冒着热气的锅灶,几个村民正在收拾残局。他看着微宁手中那只明显是剩下的碗,笑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儿啃骨头?”

微宁抬起头,语带委屈:“大师伯和三师兄嫌弃这光秃秃的骨头,不愿意啃。小师叔带大师兄和微虚去府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