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工坊送来青砖的日子,沈青云忙完家中的事情后,来到了村口的大树底下。
还未到晌午,大树底下早早地聚集了一群三姑六婆们在歇息,她们手中摇着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七嘴八舌地唠家常。
沈青云不动声色地搬了个石墩子,悄悄凑过去,竖起耳朵听起了八卦。
“哎,听说村尾的寡妇和丁乙村的王癞子好上啦,昨儿个都住进他家咯。”瘦高个婆子一脸神秘,声音压得低低的,眼睛却贼亮。
“啥时候的事儿啊?我咋一点风声都没听到。”旁边一位大娘嘴巴张得老大,手中蒲扇僵在半空,被这消息惊到了。
“嚯,就昨天的事情。”那瘦高个婆子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你消息可真灵通。”一个微胖的大婶撇了撇嘴,酸溜溜地接了一句,
“我也说一个,保管你们都还不知道。”一位眼角带着颗大黑痣的妇人故意顿了顿吸引众人的目光后,才压低声音道:
“听说呀,我们村的那户人家,公公和儿媳扒灰了,被发现了!”
“什么,是那家吗?”众人纷纷追问,好奇心瞬间爆棚。
”对,就是那家!”大黑痣的妇人一脸笃定。
众人的眼神瞬间变得炽热,交头接耳的声音愈发急切,几个年轻媳妇羞红了脸,却又忍不住凑近些想听个仔细,有大胆的婆子还隐晦地比画着什么动作,引得周围一阵低笑。
沈青云在一旁听得心痒痒,憋了半天,都不知道是谁家。
她实在忍不住开口问道:“到底是哪家呀?婶子您别卖关子了。”
这冷不丁一嗓子,把旁边婶子吓得一哆嗦,她压根没察觉沈青云啥时候凑过来的。
“去去去,这事儿你个小媳妇打听啥,不合适。”大黑痣妇人不耐烦地一挥手,跟赶苍蝇似的
“就是。”“没错。”众人纷纷附和。
瘦高个婆子又挑起个新话头:“村尾老李的田卖啦,我瞅见他背着孙子出门了。”
几个婶子纷纷点头,对这事儿倒是不意外,只是嘴上念叨着:“也不知道哪个冤大头接手了,老李这田价可不低。”言语里满是羡慕。
有个婶子却“嘁”了一声,泼冷水道:“家里有人病着,再多银子也守不住。”
沈青云正在一旁听八卦听到起劲,想不到这八卦还能吃到自己身上。
微胖的大婶眼珠子圆溜溜一转,瞅见沈青云,她好奇地问:“哎,你家建房管的伙食是不是顿顿有肉啊?我瞧那齐老五的二儿子,在你那儿干了大半个月,脸蛋子都圆乎了。”
“可不是嘛,先前瘦得跟麻秆似的,现在脸上都有肉了。”另一位婶子也跟着附和,众人目光“唰”地全聚到沈青云身上。
沈青云赶忙摆手,笑着否认:“哪能啊,没这好条件,建房嘛,总得让人吃饱。”她心里门儿清,要真说出来山上的伙食,还不得招来一堆眼红,惹一身麻烦。
“能吃饱就不错咯,我家现在还天天喝稀饭呢。”瘦高个婆子叹了叹气,话题就这么又转到了谁家的余粮比较多,谁家前些天买肉吃了。
沈青云听到这里,庆幸自己住得远,不然天天被人这么盯着,做了什么都会被扒得一清二楚。
一阵笑声打断了众人的嘀咕,赵月扭着纤细的腰肢走了过来:“哟,大伙都在这儿呢。”她今天穿着一身粉色衣衫,在这一众青灰色的衣衫中,显眼极了。
“臭显摆,”旁边的婶子嘀咕道,“这隔三差五的就来摆显一次。”
她迈着小碎步,慢悠悠地走到众人中间,故意抬了抬手中精致食盒晃了晃。“今儿我可得了个稀罕物,这可是县城上酒楼最新推出的菜式,想买可买不着的。”
“我可是费尽了心思才能买到呢,足足花了二两银子。”
“乖乖,这点东西值二两?”一个婶子惊呼道。
只见赵月打开的食盒里,只有一小碗装着散发着桂花味不知名的膏状,还有一小坛酒。这坛酒小极了,喝不到几口就没了。
赵月得意一笑:“那可不,这可是县城读书人最为推崇的两样吃食,桂花凉粉和蜜酒。”
周围的大伙们纷纷赞叹,怪不得这么贵,这可是读书人的吃食。
沈青云旁边的婶子又嘀咕道:“次次都是这样,败家娘们。”
接着,她瞬间满脸笑容,一脸羡慕地朝着赵月说道:“月娘,真是越来越厉害了,这么金贵的吃食都能买到。”
这村里没什么好玩的地方,平时赵月就爱来这大树下溜达,显摆显摆享受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