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刚亮,数万将士便穿戴整齐齐聚校场,震耳欲聋的操练声隔着半里地都听得见。
唐昭难得起了个大早,去校场偷师,然而没过多久就发现操练只有一个项目:负重晨跑。
唐昭兴致缺缺,连早饭都没吃,拉着马就要离开。
顾辞拦人,“不急,父王跟我们一起回去”,看着唐昭一脸惊奇,补充道,“母妃、韩侧妃和大嫂来武威了。”
这阵容好强大啊,唐昭眨了眨眼睛,直白道,“父王犯啥事了?”
顾辞一脸的一言难尽,“孟老夫人来信,言及孟大小姐婚事,说孟大小姐若不入宣王府,便送往太子府。”
“所以?”
“父王想让二哥娶孟大小姐。”
唐昭觉得宣王这主意馊的很,“韩侧妃能干?”
顾辞摇头。
这下有好戏看了,唐昭也不着急走了,慢悠悠去看了军中屯田,见作物长势喜人,随手掐了一颗黄豆,颗粒又圆又大,高兴道,“今年是个丰年。”
“是啊!”负责看护军田的将士应和。
两人一道就秋收的盛景展开畅想,越说越投缘,顾辞亲自找来,唐昭才意犹未尽离开
军营大门前,上百士兵一人两骑整齐列队,宣王立于众人前,威严中散发着淡淡苦逼。
等唐昭到后,一行人极速行军,很快便到了武威城。
守城士兵远远见到西北黑虎战旗,立刻疏散城门附近百姓,大开城门。
铁骑呼啸而过,直奔护国将军府,唐昭未进府门,将马匹尽数交给武乙二与武丙三安排后,直接跟着宣王去了城东的宣王府别院。
正在用早膳的宣王妃听说宣王回来,放下碗筷,接过帕子擦了擦嘴,才起身出门迎接,在二门外撞见了同样听到消息匆匆赶来的韩侧妃母子和秦庶妃母女。
很好,省的派人去叫了,宣王妃越过众人,对着迎面而来的宣王行礼,身后诸人纷纷跟着行礼。
宣王快步扶起宣王妃,“不必多礼”,他扫了一圈,见人都在,“走吧,去前厅。”
宣王妃不经意看了过来,唐昭心领神会,“父王母妃,昭昭一路奔波,身上脏的很,请父王母妃容昭昭先下去换身衣服。”
宣王与宣王妃异口同声道,“去吧!”
“今夏府里裁剪了新衣裳,昭昭那份明儿给带来了”,宣王妃吩咐孟嬷嬷,“嬷嬷领昭昭去吧。”
唐昭跟着孟嬷嬷去了明氏的院子,明氏大喜,等唐昭沐浴更衣后,边去前厅边悄声说话。
“孟家大小姐的事弟妹可听说了?”
“只知道孟老夫人强逼宣王府男子娶孟大小姐,其余的并不知晓。”
“这就是最要紧的”,明氏扶着肚子叹息,孟家与宣王府同气连枝这么多年,近些年虽摩擦增多,但总归是一条心,西北能固若金汤少不得这层关系,所以孟淑儿决不能入太子府。
“迎娶孟大小姐势在必行,就是不知是谁”,这么倒霉几个字在孟氏嘴里转了一圈,又咽了下去。
“父王心中可有人选?”唐昭问道,涉及西北安稳大事,只有宣王才能做主。
“父王属意二弟,二弟没有妻室,孟大小姐进门虽为继室,但也是正妻主母。”
孟淑儿再品行不堪,也是孟家长房的嫡长女,宣王妃的亲侄女,是决不能给庶子做妾。
“消息传回王府,韩侧妃当场疯了”,明氏压低声音,“不顾母妃阻拦带着人便来了武威,还试图硬闯军营。”
结果连宣王的面都没见着,就被打晕送回别院。
“韩侧妃醒来后又是撒泼又是寻死的,闹得整个别院鸡犬不宁,甚至还派人偷偷送信入京请太后娘娘做主,幸好母妃警惕,派人将书信扣下。”
唐昭觉得明氏用词真准确,这韩侧妃是真疯了!这是能跟洛阳说的?
“父王被闹的心力交瘁,便说要等人齐了一起商议”,明氏叹息,“也不知最后落到谁头上。”
明氏也是怕的,孟淑儿不能给庶子做妾,可她能给世子做妾!论起来两人还是表兄妹,更近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