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身边的贴身心腹一一良辰,反水了。,w′u+x?i¢a+n+g′l`i-.,c¢o!m`
这一点连元昭帝都没想到,毕竟良辰,那可是承恩公府的家生子,爹娘老子,全家性命都挂在长孙家身上,按正常情况来说,这种人,就是把她的皮扒了,她都不应该背叛主子的。
元昭帝:……
只是用了皇帝的身份,稍微利诱了一下,给出了个‘不追究责任,保她性命’的承诺。
良辰都没有胡凡坚定!!
她就想了半天,就叛变了,把长孙皇后从里到外交代了个干干净净。
晋王都被‘扒’光了。
嫂子和小叔子私下确实讨论过造反的事,晋王还许诺,成功后会跟长孙皇后双宿双栖,当然,他所谓的‘成功’,不是自己当皇帝,而是干掉元昭帝后,扶持四皇子上位。
那个孱弱的,瘦小的孩子当幼帝,长孙皇后晋升为母后皇太后,晋王本人自然就成了摄政王。
他甚至还跟长孙皇后说过,到时候,皇太后下嫁摄政王,他们就是一家三口了。
长孙皇后十分畅想。
不过,晋王面对她时,基本都是在‘画饼’,抒发情怀,畅想未来,还没在长孙皇后面前,真正提起过要如何做?
两人大多数时间都在谈情说爱,卿卿我我。
良辰知道的,自然也很有限。~卡.卡_暁·说¨枉. ¢庚¢辛/醉!筷!
但是,元昭帝觉得够了。
他基本可以确定!!
晋王能用的手段是有限,自古造反就那么几条路。
以武犯禁的起兵之事,晋王做不到,他手里没有兵。
毕竟,元昭帝自己登基就不干净,他就是挟兵权上位的,登基后,也是依靠手里的兵,才压下文臣,慢慢独霸朝堂。
他怎么可能放兵权给别人?
尤其是晋王,更是连府兵都没有。
至于用文臣……
文人造反,三年不成,文臣惑乱天下的本事是有的,可明刀明枪地干,绝无可能。
晋王能走的,也就是后宫路线。
大概想让他‘自然暴毙’……
勾结长孙皇后的话,那就是想给他下点药了~~
病逝、意外、马上风、无意中毒、误食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皇帝原地暴毙,皇后自然能指挥六宫。
哪怕皇后分量不够,还有太后。
母亲和妻子两个身份,再加上晋王和承恩公,的确足够扶持四皇子了。
只是这招,必须是出其不意,一击毙命,有心算无心,把元昭帝消灭在萌芽里,可如今,他已提前知晓,晋王自然胜算全无。\s.h′u?q·u?n′d_n¢s..^c,o·m-
不过,毒蛇趴在草窝里,就算被人看见了,终归也是处理了安全些。
但……
造反,元昭帝还没抓着实证,如今能置晋王于死地的,是他跟嫂子偷情,哪怕是为了除害,元昭帝也真的不想,把这顶绿帽子扣自己头上。
要杀嫡出弟弟,就得把杀他的理由公布天下,这,怎么公布啊?
咋好意思说出口?
就算他不要脸了,史书上记一笔,野史在加加工,那得成什么样啊?
元昭帝想想,半夜都做噩梦了。
他断然拒绝‘戴帽子戴到遗臭万年’的选项,而,就在他犹豫着该如何处理时,胡凡那边吐口了。
果然,昔日白王妃和先帝的‘孽’,是长孙太后‘促成’的。
“当时,娘娘想要算计的,其实不是王妃,而是宁妃娘娘……”
宁妃,是先帝晚年非常宠爱的妃子,升位比如今的傅含璎还快。
人家是‘特招’进宫,入宫就是一宫主位,两个月升贵嫔,半年封妃,先帝曾经被哄地向她许诺,怀孕就让她做贵妃,若是生个皇子,直接就是皇贵妃……
有皇后的情况下,立皇贵妃,完全就是奔着后宫不宁去的,也没把皇后当人看,先帝大概率就是那么一说,哄哄小美人。
但这事儿,被长孙太后知道了。
而且,就那么巧,先帝的承诺刚给完,两个月后,宁妃怀孕了,五个月大的时候,御医诊脉,给出的结论,八成是个皇子。
长孙太后就急了。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未雨绸缪,一贯是她的行事准则,她没等宁妃生产,母子平安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