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大唐神医孙思邈 > 第220章 人相当复杂

第220章 人相当复杂

孙思邈讲解完《论语》便跟他们聊起了关于在洛阳开设妙应草堂的事。免费看书搜索: 阅读地 yuedudi.com孙思邈道:“开设妙应草堂这事不能再耽搁了,再耽搁的话可能连店铺位置都没有了。现在有大量商家涌入洛阳新城,如果不及时抢占位置,可能就在此开不成妙应草堂了。”孙尚道:“铺位我们己经找好一个,就在我们现今这家新药店对面。这样患者不但可以看上病,而且可以买到上好正宗的药材。”孙思邈道:“这药的价格可不能定得太高。”马莲花道:“这个干爹你放心,我们的价格跟别家都是持平的。我们有皇商身份,卖这个价也亏不了。”孙思邈道:“你们太依赖皇商身份也不好。可惜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有得必有失,最重要还是看个人的选择。”孙彪道:“娘亲,我饿了。”孙思邈道:“好的,我们这就去吃饭。”

吃完午饭,孙尚便带孙思邈去看对面选好的那家店。孙尚看一下上面的租金价格又涨了,他看了一下身上带的钱,竟然不够了。孙尚道:“要不我们看看别间,这间太贵了。”孙思邈道:“这间己经比较偏了,价格都如此贵,别间更加便宜不到哪里去。”孙尚道:“我身上的钱有些不够。”孙思邈道:“不够你就回去取一点。”孙尚道:“开一家妙应草堂除了房租,到时候开张还需要一大笔钱。如此算下来,实在是贵了点,将来恐怕很难回本。”孙思邈道:“再贵有人命贵吗?人命贵比千金,我们在此开妙应草堂,也是为了救治人命,就算再贵也要将妙应草堂开起来。听说杨广己经打算迁都,洛阳马上就要称为东京了。”

夜晚,孙思邈翻开《论语》,他想重温一下这部书。他读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西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心想:“这就是孔子的一生历程。孔子到七十岁,就可以对外界达到自然适应的境地。自己现今却没有达到这个境地,如今六十六了,还有几年就七十,是否能够达到孔子的境地呢?人与人是不同的,孔子并没有要求他的弟子,能够像自己一样,到了什么年龄,达到什么要求。孔子只是在叙述自己的历程,并没有以自己的历程去要求别人,这就是圣人的胸怀。”

紧接着他又看到,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为其疾之忧。”他心想:“是啊,天下做父母的,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儿女病了。这些是人无法把握的东西。尤其对穷苦人家来说,病就是他们最恐惧的东西,一旦病了就意味着要消耗钱财,要减少劳力。这样的话,本就维持艰难的家,一下子就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中。每多消耗一文钱,这个家就变得更脆弱一分。穷人反而不怕死,倒是更怕得病。”想到这里孙思邈想将妙应草堂尽快开起来的心理,就更加迫切了。孙思邈看了一下窗外面,见夜色己经很深了。他便吹灯睡觉。

孙思邈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他梦见了师尊王远知,梦见了茅山。他在十五而志于学的年龄来到了茅山,拜王远知为师。王远知慈眉善目,博学广识,道法高深。梦中的一切,都是如此真实。回到从前师尊教授自己的一幕幕场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都那么令人难忘。他只见茅山上,一切都如旧,茅山给他的感觉依然是如此亲切,好像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看到师尊王远知,正在给大家讲解《阴符经》“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王源知道:“姜太公说:‘圣人说得五贼,天下认为是五德。人食五味而生,食五味而死。没有人产生怨恨,而抛弃五味。人心中的所好亦是如此。如人之好色,没有人怨恨自己好色,而抛弃拥有的美色。”

孙思邈听得津津有味,他是多么怀念这种听讲的感觉。自己仍是在学习,仍是一个学生,在仔细听老师的讲课。这就是人内心的一种执着,执着于自己所向往的,自己所钟爱的。

有人认为最不值钱的就是知识,学了大部分用不到。有人认为最值钱的就是知识,那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关键时候能拯救自己,能让自己脱离苦海。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当然有些夸要知识,对知识说这好,说那好的人,是为了蒙骗百姓的钱。孙思邈执着于学习知识,是执着于想用此来拯救天下的百姓。

话说宝鼎山上,圣女外出不在山上,林清雅和林素难得偷闲一回。她们悠闲的翻着医书,困了就丢开医书,小憩一会。真是春日的暖阳,晒的人昏昏欲睡。林素见清雅姐又快要睡着了,便问道:“清雅姐,我看医书发现什么问题没有?”林清雅伸了个懒腰说道:“你发现什么问题了?”林素道:“清雅姐,你不觉得医书上将人说的太复杂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