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剑来(1-42册出版精校版) > 第129章 水火之争让个道

第129章 水火之争让个道

陈平安在蒲团上,盘腿而坐。

魏檗微微抬起手掌,鸟雀远飞,重返云海。

魏檗轻声道:“陈平安,根据你那几封寄往披云山的书信内容,加上崔东山上次在披云山的闲聊,我从中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一件可能你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怪事。”

陈平安问道:“怎么个奇怪”

自从与崔东山学了围棋之后,尤其是到了书简湖,复盘一事,是陈平安这个账房先生的日常功课之一。

魏檗举目远眺,云海根本无法遮掩一位山岳神祇的视线,龙须河、铁符江衔接在一起,更远处,是红烛镇那边的绣江、玉液江。魏檗缓缓道:“阮秀在骊珠洞天得到的机缘,是如镯子盘踞腕上的那条火龙,对吧”

陈平安点头,这是显而易见的真相。

魏檗又说道:“自从齐先生赠送你山水印后,于蛟龙沟一役,山字印崩毁,仅剩一枚水字印。先是在绣江畔的那座秀水高风府邸,遇上了一位嫁衣女鬼;之后在桐叶洲,你与那位埋河水神娘娘有缘;青鸾国境内,去往狮子园之前,据说你在一座水神庙内墙上题字;黄庭国紫阳府那边,遇到过居心叵测的白鹄江水神。无论善缘孽缘,依旧是缘。反观山水神祇中的山岳神灵,除了我之外,屈指可数,至少在你心目中,即便路过,都印象不深,对不对尤其是这几年的书简湖,你在临水而居,多久了时日不短吧”

陈平安认真思量一番,点点头。

“难道你忘了,那条小泥鳅当年最早选中了谁是你陈平安,而不是顾璨!”

魏檗惨然一笑,问道:“那你有没有想过,你如此‘亲水’,而阮秀呢水火之争,难道有比这更天经地义的大道之争吗”

陈平安愣了愣。

魏檗哀叹一声。

陈平安突然笑了起来,伸手指了指背后剑仙,道:“放心,真要有一场水火之争,我给阮姑娘让道便是。理由很简单,我是一名剑客,我陈平安的大道,是在武学之路上,仗剑远游,与讲理之人饮酒,对不平事出拳递剑,出最硬的拳,递最快的剑。”

差点就是“形销骨立”的年轻人,数年以来,从未如此神采飞扬。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陈平安站在某处,道理就在某处!”

魏檗仰头望向天幕,圆月当空。

当初是成为神水国的山岳神祇后,才得知原来在另外一座天下,有三月争辉的奇景,至今魏檗都无法想象,那座天下的天地运转,会因为多出的两轮月亮,生出多少与浩然天下截然不同的大道规矩。

陈平安摘下养剑葫,喝着酒,想着要将珍藏在方寸物和咫尺物里边的好些酒,在落魄山寻一处相对山根深厚、水运浓郁的地方,埋入地下。细算之下,酒水种类真不算少。老龙城桂夫人亲手酿造的桂酿,蜂尾渡的水井仙人酿,书简湖的乌啼酒,紫阳府吴懿赠送的老蛟垂涎酒。埋河水神娘娘赠送的碧游府水酒,还剩下大半坛,不过如今应该是碧游水神宫了。青峡岛红酥家乡出产的黄藤酒,又名加餐酒,陈平安喝过,醇软,极易入口。还有,当年想到家乡还有裴钱和粉裙女童,逢年过节的时候,她们可以稍稍喝两杯,就在游历途中专程购买了一批老窖藏,反正是市井酒水,并不昂贵。

行走江湖,书箱与剑,酒马相伴,不会寂寞。

已经延后三年的北俱芦洲之行,不能再拖了,争取今年年底时分,先去过了彩衣国和梳水国,见过一些故人朋友,就乘坐一艘跨洲渡船,去往那座剑修如云、以拳讲理的著名大洲。

魏檗收回视线,越过落魄山,棋墩山,一直望向南边的那座红烛镇。作为山岳神祇,观看辖境版图,这点路程,清晰可见,只要他愿意,红烛镇的水神庙,甚至是街上每位行人,皆可纤毫毕现。如今随着龙泉郡的兴盛,作为绣江、玉液江和冲澹江的三江汇流之地,本就是一处水运枢纽的红烛镇愈发繁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这曾是古蜀国流传下来的诗歌残篇,后来成为红烛镇那边的乡谣,无论老幼,所有船家女都爱吟唱这首歌谣。

虽然他如今已经是大骊北岳正神,可是红烛镇敷水湾那边所有船户的“贱籍”,依旧无法更改,除了那位已经身在长春宫修行的女子。

魏檗看护着敷水湾五大姓氏那么多年,可是飞黄腾达之后,甚至从来没有跟大骊开口求情的意思。世世代代,这么多年了,当年神水国那五姓的后裔,始终无法摆脱贱籍,被“不可上岸”的铁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