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剑来(1-42册出版精校版) > 第106章 三思

第106章 三思

推出了许多厚待教书匠的政策,并且亲自盯着地方官吏,将此事纳入决定地方官员升迁的考评中去。国师国师,这才有点国师的样子。”

“大隋输在绝大多数读书人相对务虚,所谓的蛮夷大骊,不但兵强马壮,更胜在连书生都尽力务实。”

最后茅小冬停下脚步,说道:“虽然有小人嫌疑,可我还是要说上一说,崔东山如今与你的大道绑在一起,可是世间谁会自己坑害自己归根结底,他都是要跟崔瀺更为亲近,虽然将来注定不会合二为一,但是你还是要注意,这对老王八蛋和小兔崽子,一肚子坏水,是一天不算计别人就浑身不舒服的那种。”

小院门口那边,额头上还留有印章红印的崔东山,跳脚大骂道:“茅小冬,老子是刨你家祖坟了,还是拐你媳妇了你就这么离间我们师生的感情!”

茅小冬一挥袖子,将崔东山藏藏掖掖的那块玉牌,驾驭回自己手中:“物尽其用,你跟我还有陈平安,一起去书斋复盘棋局,事情未必就这么结束了。”

崔东山正要对茅小冬破口大骂,下一刻,三人就出现在了那座书斋。

三人落座,崔东山竟是出奇地没有纠缠不休,这让茅小冬有些惊讶。

茅小冬将文庙之行与那场刺杀大致说了一遍,陈平安偶尔会查漏补缺。听完之后,崔东山直愣愣看着茅小冬。

茅小冬瞪眼道:“管好你的狗眼。”

崔东山哀叹一声:“人家袁高风不都告诉你所有答案了吗只是你茅小冬眼界太窄,比那魏羡好不到哪里去。袁高风用心良苦,胆子也大,只差没有直截了当告诉你真相了,你这都听不出来那袁高风是怎么骂你来着,讨价还价,商家伎俩,有辱斯文!”

茅小冬皱眉道:“真有商家参与其中唯恐天下不乱”

崔东山冷笑道:“还不止,有个以章埭身份现身大隋多年的家伙,多半是某个家大佬的嫡传子弟,在参与一场秘密大考。”

茅小冬疑惑道:“是两拨刺客不是早就约定好的同一伙人能够一步步走得如此隐蔽,并且将时间机会,拿捏得如此之准不说其他,只说我和陈平安出去当诱饵……”

崔东山讥笑道:“还不许坏人里边有聪明人了”

茅小冬心情沉重,挥挥手:“轮到你了。”

崔东山咳嗽几声,润了润嗓子,转头问道:“小冬啊,就没有一杯茶水喝喝”

茅小冬理也不理,闭目沉思起来。

崔东山叹息一声,笑望向陈平安:“劳烦先生,听学生唠叨一些粗鄙之见。”

茅小冬实在是听不下去,怒喝道:“小王八蛋!你要点脸行不行,少在这里恶心人!”

陈平安微笑道:“习惯就好。”

崔东山扬扬得意,斜了一眼茅小冬:“看不出来啊,小冬从大骊到了大隋后,很有长进嘛。看来是与我相处久了,耳濡目染,沾了不少灵光,都知道早早着手准备搬山一事了,占尽了天时地利和先机不说,还知道第一个打杀最关键的阵师,不然那场偷袭,给那兵家修士藏着的金丹一炸,你肯定就要死翘翘了吧。你茅小冬死了拉倒,我家先生要是伤了一根汗毛,我可是要往你尸体上吐唾沫的……”

结果崔东山挨了陈平安一脚,陈平安道:“说正事。”

崔东山立即坐着作半揖,毕恭毕敬道:“听先生的。”

茅小冬重新闭上眼睛,眼不见为净。

崔东山稍稍酝酿后,站起身,绕过椅子,习惯性踱步,缓缓说道:“这场布局,大致分四层人物和境界。”

崔东山伸出一根手指:“第一。”

“大隋供奉蔡京神的孙子,蔡丰之流,官职不高,人多了之后,却能够把持朝野上下的舆论风评,鼓噪不已,寄希望于青史留名,内心仰慕那开国儒将风采。蔡丰在其中算是好的,有个元婴境老祖宗,怀揣着极大野心,奔着有朝一日死后美谥‘文正’而去。其余诸多书生意气,多是不谙庶务的蠢蛋。如果真能成就大事,那是走了狗屎运。不成,倒也未必怕死,死则死矣,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嘛。活得潇洒,死得悲壮,一副好像生死二事都很了不起的样子。”

“至于会不会留下一个残局,以及烂摊子到底有多糜烂,他们可不会管,因为想不到这些。书上记载将人以两脚羊贩卖烹食的惨剧,看过就算,到底距离他们太远。”

“我见过,还不少。”崔东山笑道,“当然,先生在藕福地应该也见过了。”

崔东山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