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剑来(1-42册出版精校版) > 第72章 《误入藕花渡》:远观近看

第72章 《误入藕花渡》:远观近看

境,以后能不能成为上五境修士。”

她又补充道:“这些话是我自己说的啊,可不是我爹教的。”

三人各自散去。

阮秀蹲下身,拈起一块桃糕丢入嘴中,笑得一双眼眸眯成月牙儿,然后使劲睁开眼睛,尽量让自己严肃一些,望向那条土狗。她腮帮鼓鼓,含糊不清道:“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别总在街上对人瞎嚷嚷,耀武扬威的,很好玩吗听说有一次还差点咬伤了行人。要你老老实实看家护院,你为何擅自跑到这座山上来希望我护着你”她扬起一只手,“信不信我一巴掌拍死你”

这条土狗立即匍匐在地,呜咽求饶。

阮秀依旧眼神冷淡:“如果不是他的缘故,我可以吃好几天炖狗肉了。”

土狗的背脊颤抖起来。

阮秀站起身,指了指下山的道路:“连那些个练气士都要夹着尾巴做人,你本来就是一条狗,要造反下山看门去!”

土狗嗖一下,拼了命奔跑离去。之前灵智稍开的它只觉得她可爱可亲,直到这一刻,它凭借本能,才发现她对自己其实从未有过半点怜惜、亲近之意。

阮秀嚼着第二块桃糕,一只手托在下巴附近,免得那些零碎糕点掉在地上。

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是百吃不厌。就是不知道将来那些江河神祇吃起来的滋味比不比得上桃糕。听爹说,他们的金身最是补益她的自身修为,嘎嘣脆。

这位秀秀姑娘有些嘴馋了,赶紧擦了擦嘴角。

作为曾经卢氏王朝的藩属之一,大骊王朝崛起之初曾经伴随着无数的屈辱和隐忍。而成功灭掉看似无敌的卢氏王朝,让大骊无论国力还是信心都显著增长,这才是大骊铁骑南下征伐的最大底气所在。但是在这期间又出现了一些意外,让打惯了死战、苦战的边关大将以及在京城运筹帷幄的兵部大佬们都有些哭笑不得。那就是大骊边军中的底层士卒,甚至是中层将领,最早对于这趟南下充满了百战老卒的谨慎。可先是北方头号大敌大隋高氏龟缩避战,然后是包括黄庭国在内数个藩属国的皇帝主动出城,向高坐马背之上的大骊武将交出传国玉玺,各地只有零零星星的反抗,这使得能征善战的大骊边军有些蒙,感觉自己毫无用武之地。

再往南,战事稍稍频繁起来,开始有了一股股数目可观的敌军人马,或在开阔地带集结精锐,主动与大骊边军决一死战,或依托雄关险隘、高城巨镇固守不出,或是数个小国之间结为联盟,共同对抗势如破竹的大骊边军。

大骊对此,除了几场硬碰硬的大战外,更多是用了驱狼吞虎之计。在这期间,无数潜伏在各国的大骊死士、谍子发挥了巨大作用,无数的亲人反目成仇,至交好友挥刀相向,一股股江湖势力在国境内揭竿造反、蜂拥而起,一位位国之砥柱的文武重臣突然暴毙。于是大骊南下战功无数,曾经让人觉得遥不可及的灭国之功唾手可得。一支支锋芒毕露的大骊精锐在东宝瓶洲北方往南,齐头并进,以战养战,愈发势不可当。

大骊皇帝宋正醇颁布了一道密旨,纷纷传至各个大将军帐:在打到东宝瓶洲中部的彩衣国北方边境线之前,大骊兵马的攻城略地,诸位统兵将领一律便宜行事,无须兵部的文书勘定。

“诸位,马蹄只管向南踩去!庆功一事,先以敌人头颅做碗,鲜血为酒,豪饮之!”

一向极少真情流露的皇帝陛下,竟然在圣旨上用了如此感性的措辞,这让那些本就杀红了眼的大骊武将如何能够不热血沸腾

在阵阵雷鸣般的大骊马蹄之后,是藩王宋长镜带着一支嫡系大军不急不躁缓缓推进,以及更后边暗中南下的国师崔瀺亲自负责将一名名大骊文官安排进入各大更换了城头旗帜的城池。东宝瓶洲的北方诸国就像一摊烂泥,被人踩得稀烂。

历时三个月,西河国北方精锐的一座重镇终于被破。这场仗,大骊边军打得很辛苦,只说那些路上补充进入队伍的别国兵马,加上西河国北方投诚的驳杂势力,十不存三。但是攻破了这座足可称为雄伟的西河国第一边镇,西河国韩氏的国祚就算断了,这就是事实。

一场苦战好不容易打赢了,这支大骊兵马的气氛却有些沉重。不仅仅是伤亡一事,他们听闻另外一支由某位上柱国领衔的大骊兵马趁着他们啃西河国最硬的骨头之际,竟然越界进入西河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将十数座空虚城池给一锅端了,据说马上还要直扑西河国京城。

为他人作嫁衣裳,谁都高兴不起来。不少满身鲜血的武将跑到主将跟前诉苦抱怨,主将只是听他们发牢骚,并未表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