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大监伺候景德帝坐下。
江嫔见茶桌上的器具有别于常,还放着四样精致的小点心,便安静下来仔细的观察。
谢安早跳出窗外,带着喜姐儿打水漂去了。欢哥儿倒是稳重,端坐在苏璃身边打下手。
期间景德帝问起裴珩来:
苏璃道:“回老爷的话,夫君正在努力康复,如有新的消息,一定第一时间告诉老爷。”
景德帝欣慰的点点头。
这个苏氏果然名不虚传,性格爽直毫不扭捏,见了他也很镇定自若,倒是个大方得体的性格。
烹茶手法还十分独特。
本朝都是将茶碾碎成粉,然后点茶喝,风雅得很。
景德帝嫌麻烦,口感黏腻不高兴喝。
可眼前苏氏的冲茶手法他却见所未见。只见她直接将茶叶投入一只敞口的瓷白盖碗中,然后用一只银壶煮沸了水直接冲。
“盛京的水比较硬,喝起来口感不好。我用的水是从清晨花瓣以及荷叶上采集的露水,龙老爷尝尝看可有不同?”
景德帝好奇的喝了一口,茶香凌冽,别有风味,入口微涩微苦,但一息之间就已回甘。口腔里甜甜的,还有一股隐隐的花香和荷叶的清甜。一口下去,心中的燥热都降低了不少。
他从来没有喝过这样的滋味,不禁拍案叫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好茶啊!只是你这烹茶的手法竟从未见过!”
苏璃微微一笑。
大启流行点茶,这样直接冲泡甚至煮茶她来这里这么久了不曾见过。她略懂些茶艺皮毛,但在毫无这方面常识的大启人面前,已经是不明觉厉了。
而且,她体寒裴珩管得严不让她多吃冰。她也是没办法了,这才把烹茶的这套手艺给重新翻了出来。
别说,裴珩和欢哥儿都很喜欢。
她还打算在名下的酒楼、茶楼里推广一下,看看能不能小小的引领一下大启风尚。今日遇见了景德帝,正好拿他当小白鼠。
此刻得了景德帝的赞赏,心中也就大致有数了。
“龙老爷,如今虽是炎炎夏日可冰品并不解渴不解腻,喝上一口热茶对身体也好,茶叶还能解毒、延年益寿呢。若是到了冬日雪天,围炉煮茶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一旁的顺大监和江嫔朝着苏璃投来感激的眼神。
景德帝闻言也频频点头。
这一口茶喝得他通体顺畅。又想到之前对苏璃的种种传闻,还有今日在酒楼的所见,心里对她的好感更甚。对苏璃说的冬日下雪天围炉煮茶的事情,更是充满了向往。
江嫔在一旁仔细观察苏璃如何煮水,如何泡茶,心中细细记下。然后抽了个空对苏璃说:
“裴少夫人多才多艺,还把两个孩子养得这么好,真是叫人羡慕。”
“哪里哪里,夫人过奖了。”
江嫔却毫不吝啬夸奖之词,看着欢哥儿又道:“听说小少爷颇有才情,白鹿书院的季末考核中,考了第一名?”
说起儿子,苏璃还是很骄傲的。
她温情地看着欢哥儿,骄傲道:“是啊!孩子天赋异禀,学习又刻苦努力,我这个当娘的甚少操心。”
景德帝闻言,插嘴道:
“嗯,不错。你父亲年轻的时候也是才华横溢啊!想当年和……”
景德帝一愣,似是想起什么不开心的往事,顿住了话题。半晌才很是生硬的转移话茬子道:
“你父弃文从武,当年朕还唏嘘了许久。不过他才情卓绝,文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马定乾坤,是我大启栋梁之才。你小子,有乃父之风,老爷我看好你!”
欢哥儿黑亮的漆眸一闪,起身敛目道:
“父亲文武全才,小子不及父亲万分之一。”
态度不卑不亢,语气不冷不热。
景德帝听了这话,不禁多看了欢哥儿一眼。
原本他还觉得这孩子冰块一样,不及谢安灵活热烈讨人喜欢。可也看得出来,谢安事事都以裴欢马首是瞻。
裴欢身上透着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