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武周]定鼎 > 第 321 章 番外一(完)

第 321 章 番外一(完)

圣神皇帝也颇有雅兴,在太子与太平王的陪同之下亲自狩猎了一头山鹿。

当然,这样的比斗显然没影响到今日攀山的体力。

不仅如此,当武清月拾级而上,自半山平台处往后回望的时候,只觉视线之中所见的文官比起武将还要更有一番精神抖擞的姿态。

按照婉儿方才和太平在闲谈之间的说法,先前的田猎阅兵虽然给了那些文人以书写贺文献礼的机会,可惜当先被陛下亲自接见的,还是神羽空军与火器营的将领与士卒。

在绝对的武力威慑面前,歌功颂德的言辞再如何华美无双,也总归是少了几分影响力。

说不定太平让人自南方经由一番波折送来的大船,都比那些写有诗赋的文稿让人在意得多。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彼时的背景板。

但封禅不同。

这嵩山封禅之中唯一的主角,正是稳坐天子位置十六年的武周圣神皇帝。

而既然昔年的泰山封禅有王勃以赞颂圣明君主的诗文留传,如今的嵩山封禅也该当有此颂歌相和!

这正是士人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能否借此盛事扬名,获得陛下的青睐,就看这一遭了。

“可我听说王子安险些想要称病不来了?”文成去围观了片刻那些童军的聚众活动,确认安童在其中并未因为年纪小而遭到欺负,便接受了武清月的邀请,坐到了一旁为朝廷重臣预备的抬轿之上,侧过身来与她交谈道。

“这件事应当没变成出行仪仗之中的笑话吧?”武清月好笑地回道,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传到文成耳中的。

她思来想去,觉得这大约只有可能是安童向她的老师谈论起来的。

说起来也是王勃倒霉,谁让他在上一次的泰山封禅中因武清月想要赢过彼时的那位太子,非要让他在众多恭贺的诗赋中拔得头筹,也真被他凭借着出色的才气闯出了名堂。

但到了今日,他便遇上了个天大的难事。

武周代唐已是定局,就连圣神皇帝宣称将有封禅之举,都没在朝野之间引来什么反对的声音,那么在诗赋之中也该当有所体现。

若为封禅写文以贺,今日的这一篇也该当比当年更为出色才对。

王勃有这个自信,相隔二十多年,他的水准早非当年能比,但问题在,这篇颂文不能只是他自己觉得比当年强,还得其他人都这样觉得才行。

那这事情可就太麻烦了!

更让人纠结的是,陛下到底会不会因此有什么特别的评判标准呢?

可惜啊,还没等他试图避开此事,就被武清月让人逮了个正着,打包送到了嵩山脚下。

按照太子殿下相当理直气壮的想法,他都快活到历史上年纪的两倍了,承担这一点压力算什么。

这场封禅为了名正言顺,也为了天下同庆,实在是等待了太久。

也正因为如此,武清月绝不容许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也希望此事能随同行将立于嵩山之巅的碑铭一般流传后世。

这些献给陛下的诗赋,将会在封禅大典结束之后被专门修订成册,批量印制之后,送向天下官学学舍之中,以表纪念。

那么,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四杰,就绝不能从中缺席。

当然……

武清月想到这里,又往后看了一眼,就见那头跟在太平身边的上官婉儿,不由展颜一笑。

婉儿这些后起之秀也合该以武周四杰取代前者了。

但值此诗坛更迭之际,能抓一个苦力是一个!

她又补充道:“有些牢骚话也不过是说说罢了,就像你现在再去问王子安,若是给他机会打道回府,他会走吗?”

不需要专门去问,也能猜到答案的。

他当然不会。

有幸随驾的任何一人都不会!

……

嵩山七十二峰,太室少室各占一半。

这封禅所在的峻极峰位处太室山中,也称太室绝顶,正是那七十二峰中最高的一座。

早在晨光未明之时,不必天子相邀,太室山法王寺、少室山少林寺的一众僧侣,中岳庙中的道人,以及嵩山境内的官员与百姓就已等候在了山下,迎接着这支往山顶而去的队伍。

正值秋末天高气清,沿山招展的旌旗仿佛翻涌成了一片簇拥着神山的烈焰,更是将那为首先登的天子映衬得愈发威武不凡。

这当然不是什么充场面的错觉。

朝堂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