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见已拿到了丹药,便决定马上离开太白山,有一只老虎在山上,大家都感觉不安全,所以大家到了野猪洞,收拾完东西,便骑上快马往山外走。
出了山,李丁便和孙思邈分开走,回家玩几天,便随自家商队去建康,再回茅山。大师兄便随着孙思邈去他家做客,然后一起回茅山。
第二日中午,孙思邈就到了李家塬,敲起家里大门。孙母一开门,见是儿子,便高兴道:“儿子,你回来了。”
孙思邈道:“这是我大师兄许胤宗,字善仁。在茅山时对我多有照顾。”
孙母道:“道一这孩子给你添麻烦了,善仁啊,你多担待点,这家里简陋,来,请进屋。”
孙思邈道:“妈,我爸呢?”
孙母道:“他平日里抄书卖文,也不懂得干别的,刚抄好一套论语,给县里王大户送去了,天黑前应该回来了。”
孙思邈将马拴在了后院的树上,进正屋后,便看到桌上绣的一对鸳鸯枕头,活灵活现,甚是好看,便问道:“妈,这鸳鸯枕给谁绣的?”
孙母道:“给李里长的孙女的,过几天,她就要嫁给县令大人做妾。你成亲时,妈给你绣一对更好的。”
孙思邈道:“妈,家里不是种着几百亩地吗,怎么还用你做针丝活。”
孙母道:“你这孩子,哪里懂得,光种那点地,根本不够家里用度。”
孙母一看许胤宗默默的坐在一边,便道:“家里连个丫鬟都没有,客人都冷落了,我去烧水煮鸡蛋,道一你去后间,拿些点心果子出来。”
许胤宗道:“伯母你随意,不用特意招待我。”孙母出去后,许胤宗道:“道一,没想到你家一下,变得这么清苦。今后缺什么,尽管向师兄开口。”
孙思邈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下回去你家,见到什么好东西就拿。”许胤宗听后笑了,气氛一下轻松很多。
孙思邈就进了后间屋,翻出几个胡麻饼和一盘红枣,端了出来。孙母也端来了一碗煮鸡蛋,招待许胤宗吃。许胤宗大度的将碗中三个鸡蛋,都吃完了,还直夸伯母煮的鸡蛋好吃。孙母看着也高兴,觉得他人不错,为人豪爽。
晚上许胤宗和孙思邈睡一屋,睡到半夜,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声响。这时孙母叫了声:“家里进贼了!”
许胤宗和孙思翻身起来,便冲出了房门,一看,有一人正欲翻墙逃跑。许胤宗一个箭步冲过去,一拉一推,那人便撞在了墙上,然后一背一摔,来了个过肩摔,最后将那贼人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那小偷痛的惨叫不止。众人围过来一看,此人身上衣服破烂,面黄肌瘦,年龄不大。
孙母道:“这不是,前几日来村里的小乞儿。”
孙思邈道:“你为何跑到我家来偷东西?”
小乞儿颤声道:“这不是,闻着药香来的。”
孙思邈想到:“药香,难道是天年丹的香气。”便仔细闻了闻,还真有一股子药香,可其它人好像并未闻得。
孙父道:“将他绑了,关柴房,明天送到里长那。”
孙思邈和许胤宗忙完后,走回了房间。孙思邈道:“大师兄,将药瓶取出来看下。”
药瓶取出来后,二人仔细看了,蜡封出现了很多细小裂缝。
许胤宗道:“师弟,要不拿原来那个旧瓶子装,这个瓶子装,好像药力在散失。”
孙思邈道:“那个要用朱砂封,一来我们没朱砂,二来我们也不懂朱砂调制封口法。”
许胤宗道:“要不我明天就动身,赶回茅山。”
孙思邈道:“我和你一起回去吧,在家呆着也没事。”
于是两人将蜡封,再重新封了一遍,便睡下了。
孙思邈心想:“那小乞儿,嗅觉如此灵敏,灵药对他的吸引力又那么强,难道他就是,修仙者说的拥有灵体之人,看来用来找药,是个好帮手,就让父母好心收养他,让他到庄子上去。”
第二天一早,父母听说儿子要动身回茅山,自是非常不舍,但是儿子决定了,就只能叮嘱一番。孙思邈说将小乞儿收养了,送到老孙头那,父母也同意了。孙思邈和许胤宗,吃完早饭,便骑上快马,赶往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