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易过,转眼冬去春来,山上的桃花盛开了。王远知的父亲叫人送了一批书上山,听说是梁朝灭亡时,从梁元帝萧绎手里抢下来的。
这天夜里,孙思邈正看着一本刚从师尊那里拿来的《金楼子》,忽然从夹页中掉出了半张纸。孙思邈好奇的捡了起来一看,上面写着:
男八,十八,女七,十七,是为天年。欲永保天年者,可服天年丹,方左:
千年人参一株,百年灵芝等重,百年五加皮等重(下缺)
背面:
吾了尘真人,拔山涉水,历经千险,配成三丸,食之。今已百三十岁,知行将在即,秘藏天年丹两丸于太白山仙人洞(下缺)
孙思邈看得心惊胆跳,抖着手将纸条递到油灯上烧了,又拿过那本《金楼子》,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翻找了一遍,并没有新的发现。
孙思邈心想:天年丹,这可是真正的神丹,要是让人知道了,这不得被人疯狂追杀,也难怪梁元帝在最后关头,要冲入书房,疯狂的将十四万卷书总部烧毁,看来他就是要隐藏这个秘密,想来他并未来得及取出天年丹。至于师尊的父亲,只是一名武将,并不爱看书,应该没见过那张纸条。那么现在这世上,自己是唯一知道这秘密的人,为免夜长梦多,自己得尽快将神丹取到手才行,可自己一个人进深山老林又不行。于是孙思邈决定,找师兄弟帮忙。
孙思邈从睡房走出,来到厨房,看着大家还围着火炉,炭火已经灭完了。大家看见他进来有些疑惑,齐齐的看着他走过来,坐在了火炉边。
孙思邈道:“我想起祖父临终前的某一天,他说太白山有个仙人洞藏着人参丹,吃了可以强身健体,廷年益寿。我想过两天就下山去取,你们谁愿意和我一同去取?”
李丁道:“这种事怎么能少得了我,顺道我也回去看看我老爹。不过人参丹这玩意,我好像听过,我家也在卖这个,专宰那些豪门贵族的,效果就那样,要不我问老爹拿几丸,送给你。”
孙思邈道:“人家仙人吃的,你家的那能比,你的好意师兄领了。”
甄谋道:“你是顺便看看家里的漂亮丫鬟吧,还假摸假样的说看父亲。”
李丁咬牙道:“真是人小鬼大,将来说不定比我还色。”
许胤宗道:“这深山老林的非常危险,说不定还有老虎,师弟真的要去,我陪你走一趟。”
甄权道:“我们兄弟就不去了,留在山上看家吧。”
次日三人便到师尊那里告假,说是想回家看看,不日就回。师尊仔细叮嘱了一番,要他们路上小心,早去早回。
三人来到南徐州,打算进城买些此行所需物品。结果出城后每人背着一个满满的药篓,里面装着150个软烧饼、10斤肉干、盐巴、石灰、水壶、衣物、薄被、斧头、锄头、麻绳等,孙思邈手里还提着一口小铁锅。
本是孙思邈要买硬烧饼,李丁坚绝反对,说那玩意它根本就下不了口,钱不够他出,孙思邈担心到时到了山里会饿肚子,软烧饼并不如硬烧饼耐放,还是许胤宗说到时打点猎物。于是才又买了铁锅和调味品,到时好在山里做饭吃。
三人来到城外城皇庙,许胤宗让李丁和孙思邈在此等候,他去弄三匹快马。
不久后,许胤宗就牵着三匹高头俊马回来了。李丁说道:“大师兄还真行,不会是在哪个相好的家里弄来的吧?”
孙思邈敲了一下李丁的脑袋说:“上马了,我们出发。”
三人一路马不停蹄,逢城就住客店,逢村就住农家,有点像汉朝的游侠,兴志来了还一人吟了一首诗。
许胤宗吟道:
翻山涉水行千里,践草踏泥蹄声急。
多少白头枉少年,只在路上奔波死。
君前效命有何乐,唯愿杏林悬一壶。
孙思邈吟道:
雁过留痕晴空里,人过踏马路万条。
你为生死他为名,同行一路不同心。
留痕踏迹又如何,只因无情便成空。
李丁吟道:
暖风桃花拂面香,鸟鸣双飞春意浓。
浮云露水风吹无,你自无意我自休。
股痛腰酸马上颠,不如醉卧怡红楼。
半月后,三人终于来到太白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