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武周]问鼎 > 第40节

第40节

遭到排挤,或因门第出身不高而必须遵循严苛的升迁规律, 都在其中看到了一份希望。

大唐官员数量本就是超标的。

永徽六年的中央地方官员合计一万多名,若是按照每年退出去五百人的消耗来算, 补位进来的也应当只有这个数字,可光是各种途径获得任官资格的, 每年便有将近一千五百人。

其中还有些是因辟举以及门荫得官,有着非同一般的人际关系,已可算是“内定”的。

而上位升迁更是一笔体力和时间账。

若这个慢慢磨资历的路上还多了个拦路虎,那就更是难熬了。

但现在有人告诉这些人,他们可以选择将这个拦路虎给搬开, 然后让这条上升的路径重新变成一条坦途——

这件事, 他们是做还是不做?

相信但凡有一点眼力见的人都会去做的!

许敬宗这人更是当即领会了陛下的意思, 先往长孙无忌府邸中跑了几趟,在劝说无果后, 先将一部分相识的官员劝谏去了水患治理的大事中,以示对陛下忠诚。

随后,他以他这礼部尚书的身份再写了一封奏表,直言皇后数项罪过。

其中一项,便是永徽三年皇后拒行亲蚕礼之事。

比起袁公瑜、王德俭以及其他意图在此时冒尖出头之人,许敬宗知道,自己还要更有优势。

他的官职地位更高,所以也比其余众人更为敢写!

那些人至多是在论述武昭仪的家世,证明她的地位并没有那么低,她也能坐得上这个皇后的位置。

许敬宗却敢直接拿着礼法的名号,悍然对着王皇后开刀,以论证她的“不能”。

更重要的是另一件事。

陛下现在在数位宰相之中还没有拿到半数赞成票,这对于政令的推行还是多有不利。

那么当废王立武的斗争到达一锤定音的关键之前,陛下势必要将人抬到这个位置,也将某些人拉下马去。

李义府和来济的升迁路线相似,也为陛下充当了马前卒的作用,应当能顶上去。

他许敬宗有没有这个机会呢?

他思量了一番,觉得自己应当是有的。

不过这个前提是,先得有这个位置空缺出来。

------

“都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许敬宗此人真是将这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武媚娘刚听得李治做出这句感慨,便见李治将几封奏表合拢在手,露出了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治有此感慨毫无疑问,是许敬宗又有了些大动作。

武媚娘没在此事上多问。

陛下对于这些投机之人,虽放任了其中一部分打着迎立于她的名号,但也并不乐于见到她跟这些人结成太过深厚的关系。

否则便是在扳倒了一支限制他掌权的势力后,又将另外的一路给扶持得过高了。

何况,这些人在陛下心中到底是何种地位,武媚娘心知肚明。

她就算真要拉拢自己的势力,也得换一个时间,还要聪明一点。

现在就出手,显得过于急躁了。

她笑了笑,“反正这些小人,陛下要想解决也容易。”

许敬宗和李义府这样的人确实是一把快刀,但这等容易得意忘形的小人,更应该说,是一把随时会折断的刀。

要抓他们的把柄还不容易吗?

到时候在不需要用他们的时候,随时可以清算。

李治回道:“确是如此啊……”

不过现在还是他们对李治有用的时候,遭殃的,就是这些新晋贵人的另一方。

在得到了李治给出的暗示回应后,许敬宗接连上奏的几条消息,比起此前的温吞讨好,已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第一刀削向的便是来济。

在长孙无忌的扶持之下,来济从中书舍人到拜相,所用的时间不到十年。

这其中能被挑出错处的地方太多了。

何况中书省之中对来济心存怨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