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大明:我以疆域换寿命 > 第57章 锦衣卫的失职,朱元璋的处理

第57章 锦衣卫的失职,朱元璋的处理

也想看看朱标挑人的眼光,究竟如何。

两人聊了没多久,宋忠就来了。

“皇上,太子爷,这是审理刘评语之后,刘评语所交代的。”

朱元璋率先接过,看完之后,又拿给朱标,朱标看完,都有些心惊。

这特么的,刘评语供出来的,户部占了不少人就算了,工部、吏部、安丰锦衣卫百户所,全部都有所牵连,工部由侍郎,吏部两个主事,尤其是锦衣卫也牵涉其中,贪墨的银两,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之巨。

“咱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前前后后,咱也杀了不少人,为什么总有人,要去犯呢?

标儿你说说,这些人,他们是怎么敢的?大明初立之时,国家赋税不多,给他们的俸禄,确实也不多,但随着赋税的增多,国家财政收入增多,咱给他们的俸禄,也增多了。

就这样,他们还不知足,这样的事情,屡禁不止,杀了这么多人,就是无法震住他们,这样的人,该杀啊!

标儿,这次你也别劝咱了,咱这次要大开杀戒,咱要让这些人知道,咱纵然如今老了,但咱的刀,依旧锋利!

谁要是敢贪,咱就砍了谁,标儿你要记住,国家的败亡,就是因为有这些人,只要发现,就必须要严惩!”

朱元璋说完之后,随即看向宋忠。

“宋忠,去将这些人,全部捉拿,凡是参与之人,诛族,刘评语等主谋,夷三族!”

宋忠看了一眼朱标,见朱标没有说话,当即领命下去。

在宋忠下去之后,朱元璋再次苦口婆心的开口了。

“标儿,你啊就是太仁慈了,为君仁德,确实有利于天下稳定,但是,该狠之时,就必须要狠。

为君者,不仅要有仁,也得要有威,俗话说的恩威并施,一味的仁,只会让人觉得你这个君,很好欺,这只会助长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气焰。

该用重典时,当需用重典,虽不可制造过多的杀戮,但没有杀戮,也无法震慑人心。”

朱元璋在一旁说了很多,朱标都认真的听着,他知道,这是朱元璋在传授他做皇帝该注意的,他也并没有因此而不耐,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这都是在为他着想。

朱元璋说了很久,说完之后,朱标才缓缓开口。

“爹,你放心吧,这些我都知道了,以后爹你会慢慢发现我的改变的,这次的事情,我不会劝的,因为那些人,确实该死啊。

竟然用水患来贪墨,这些人确实该杀,他们的家人享受了他们贪墨钱财带来的便利,就得承受相应的后果。

我也很清楚,贪墨之事,天下是禁不完的,总会有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失了心智、理智,世上哪有那么多无欲无求的人啊。

但只要朝廷,只要我们做到在这样事情上的零容忍,起码可杜绝太多的贪腐,就像爹你说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朝廷对于反贪的态度。

虽然不可能让天下从此杜绝贪墨,但也可以震慑不少人,起码会让有的人会犹豫,会让那些人顾忌,不会那么的明目张胆。”

人的贪婪,朱标很清楚,他相信朱元璋也很清楚,虽然禁不完,虽然屡屡发生,但他们,以及朝廷,也不能放任这些人肆无忌惮的去贪。

洪武时期的贪官很多,但是任何一朝,贪官哪里又少了?

洪武时期多,那是因为朱元璋查处的多,才会让人觉得有很多,其他任何一朝,那些贪官只是没有被揪出来,让人以为就洪武一朝最多了,其实洪武一朝是真的不多,朱元璋在这一块的打击,是真的不遗余力的。

朱元璋听着朱标的话语,也很是欣慰,他以为是他说的那些话,起了效果。

这时朱标的声音继续传了出来。

“对了爹,我觉得在这块,可以做出一个针对的赏赐与处罚,那就是大力鼓励天下人,对那些贪墨的人进行揭发,凡是揭发之人,一旦查实,皆可得赏赐。

同时对于那些贪墨的人,中途若有人醒悟,迷途知返,若是自行投案,并且将所有关联的人全部供出,那么在量刑时,可以给他一个宽大处理。

比如可以从诛族变为只诛一人,若是被人利用,被动参与到事件当中,根据罪行,可以免于一死等等。

如今实行的是,只要被发现了贪墨,那么注定会是死刑,那么这些人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没有反悔的可能,如今我们再额外给他们一些选择,以后对于反贪,也更有帮助。

每一笔贪墨,都绝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哪怕是少数几人,都很难,贪墨的数量只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