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大明:我以疆域换寿命 > 第53章 朱标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53章 朱标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臣便在湖北、湖南等地游走教学,以供养老母,在此期间,臣见得太多,许多不错的人,因为囊中羞涩,无法进入学院入学。

大明百姓,如今生活各方面虽然有所进步,但在学业这块,依旧有太多人无法入学,许多人只能进入到当地豪强,以求自家子嗣能够跟随进入学习。

倘若有发现聪慧者,这些当地的豪强,便会进行拉拢,使其为家族效命,若是进入到朝廷中枢,这些家族便会通过嫁女,加上平日里的恩惠,使得这人在步入仕途之后,会为其在当地,大开方便之门。

若是朝廷举办学院,再进行监督,若是出现才德俱全之人,皇上与太子也能在第一时间知晓,可有效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可让朝廷人才储备,更加充足。”

陈琏与杨士奇说完,朱标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两人所说的问题,都是关于教育的啊,说的情况,也是普遍所发生的,大明科举每次放榜,中榜的士子,哪个没有被几家富有之人招揽过啊。

除非学子本身就是出身于富有之家,若是普通百姓,完成学业,再从县试、府试、院试,再到乡试,会试,最后再冲杀到殿试,普通百姓之家,哪里能够负担得起这么大的一笔支出。

其他朝代他不清楚,但他想来也应该差不多,在大明,从读书到做官,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比起后世的上岸,都还要难。

各种考试,各种奔波,绝大部分的人,若是没有好心人、贵人资助,根本没有办法出头,这虽是弊端,但也没有任何办法。

朝廷若是出这笔钱,只需要几次科举,国家财政都得崩溃。

陈琏说得教育国有问题,杨士奇又说出了普通人接触学业的困难问题,这两个问题,没有一个是好解决的。

归根结底,都需要钱,没有钱,这些都是空话。

但也好在如今这些人被他早早的拉了过来,若是让这些人继续保持原有的轨迹,等他们掌权时,这样的话,是肯定不会说出来的,因为这些话,不仅是热血的问题,还有纯真,更准确一点,像是天真。

两个灵魂问题,朱标深感头疼,这件事,他就不想做吗?

他也想,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太大,大明没有这么多的钱财,去支持他去做这么一件宏伟的事情,这事一旦开启,所需要的银两直接会以亿为单位来计算。

几百万两就别提了,几千万两也不可能,几亿两勉强还能做到,大明起码得拿出五年的税收来,这五年啥都别干,全存着才行,这根本就不可能。

至于教育国有的问题,这也没法全面国有,有人有意见都是小事,毕竟如今的大明,不是中后期,臣子把权严重,现在是皇权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钱,而且朱标也不想全面国有,摊子太大,内部腐败更加难顶。

但国有的脚步,却是必须得开始走起来,尤其是杨士奇说的,百姓子嗣入学问题,朝廷想要不倒,与百姓所需的连接在一起,才会更加长久,到时天下百姓,都不会容忍有人反明。

朱标手指敲打了身前的桌子,他还在思考,这件事,要做,必须要做,教育问题,事关重大,尤其是后面大明的疆域扩大,需要的官吏肯定不少。

如今大明的官员,虽然朝廷在安排,但是地方上的一部分官员,都是底下先用,后面上报朝廷进行任用的,尤其是吏,别看都被人叫做小吏小吏的,在朱标眼中,吏也是非常重要的额。

学子多了,以后的吏,都得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彻底实行起优胜劣汰,让大明的官场都卷起来。

至于这个实行,如今钱财的限制,也不能一步到位,必须得一步一步来,同时还得分出一个优先级来,大明百姓,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顾及到,先后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陈琏等人在下方等待着,过了一会,朱标睁开双眼,手指停下敲动,看向众人。

“这件事既然提出来了,那孤可以告诉你们,无论是陈琏说的,还是杨士奇说的,都要进行解决,但是,如今大明的财政你们也应该了解了一些,而这学院的事情,既然你们提出来,就应该知道,所需要耗费的钱财。

所以这件事可以做,但是必须考虑到当下,那么此事该如何实施?以及学院朝廷建立完成,学生招生又该如何做,才能让百姓看到朝廷的公正?

若是无法做到这两点,这个学院,建立起来对大明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你们如今都在这里,就一起来好好想想,这件事究竟该怎么做。”

朱标如今初步有了一些想法,但是他也想看看这些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