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看着鲁肃,欣慰的笑了,鲁肃的这个点子,尤其是说到他心上了。
以张杨为屏障,给他挡住外面的敌人,要是张杨不敌,自己就给张杨一些扶持,这样完全不会打乱自己的发展节奏。
至于张杨要投降其他人,有他这个恩情在,他又这般重情重义,又有同乡之谊,张杨要投都是投他,等他休养生息完成,河内之地不还是他的?
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凭白得到一笔钱粮,尤其是粮食,这才是吕布看重的,从之前到现在,他的粮食就没有充足过,可以说他就没有打过富裕仗。
哪怕到如今,他哪次跟别人打仗没有时间限制?
全部都有,幸好的是他没有超时,不然大军都得断粮,吕布都格外的庆幸。
这种事情可一可二,但吕布是真不想可三可四了,但凡失手一次,一切前功尽弃。
究其原因,还是他的根基太浅了,治理的时间不久,完全没有什么底蕴,没有底蕴,就代表着他没有任何容错,失败一次就会跌入深渊那种。
这也就导致他的缺粮症是越来越严重,只要能赚粮食,就能勾起他的魂。
“子敬,我很好奇,明明是正人君子,怎想出这个主意的?”
吕布一句调侃的话,直接让戏志才大笑出声,鲁肃是一脸的无奈。
鲁肃是真的无奈啊,他看着是正人君子,行事作风也是光明正大,但并不代表他不会用手段啊。
“主公,在下也是为张太守着想啊,如今正是乱世,张太守实力弱小,若无主公庇护,岂能保全。”
“哈哈,子敬说得是,既然这样,那就联系张杨吧,若是他不愿来邺城,那就派一善辩之士前往。”
吕布也只是打趣一番鲁肃罢了,实在是鲁肃看着就是一个实诚的君子,给人的印象就是太过正气了,无比儒雅,结果却是出了这么一个计策,这可真是削了别人一顿,他还是为别人好一样。
关键是还让别人都觉得自己确实是对他好,这就很不一样了。
从这里,吕布也是看出来了,鲁肃目光长远还真不是盖的,戏志才都是在鲁肃的提醒下才想到这些,可见鲁肃对于全盘的战略目光,比较好。
而他如今对历史大势的推进,知道的将会越来越少,如今大势已经可以说完全变样了,变数太大,他也不能按照历史上发生的进行推论,不然很容易在哪个地方就会出事。
如今在战术制定这块,戏志才经过成长已经完全成为真正的顶尖谋士,他极为放心,但如今他还缺少一个擅长全局布控的人。
他自己虽然什么都懂,但要说处于顶尖,还有些谈不上,加上他自己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什么都自己去想,难免会有疏漏,现在他更为重要的,是会用人,用好不同的人。
想到这些,吕布郑重的看向鲁肃。
“子敬,以后你跟在我身边,作为随军主薄,随时出谋划策,如何?”
随军主薄,这也是大军出征的实权人物了,军中的物资调度,凡是关于后勤,以及军功记载等等,基本都是由鲁肃来管理了。
但关键也得看吕布愿不愿意放权,但吕布主动提起,明显是要放权给鲁肃的,而且鲁肃还要兼顾出谋划策,可以说现在是吕布对鲁肃的绝对重用了。
鲁肃同样知道吕布这样的意思,鲁肃心中说不心动,那是假的,既然都已经投奔了吕布,谁不想被重用?
但鲁肃依旧有些犹豫,迟疑道:“主公厚爱,肃怎敢不受,只是主公,在下若是走了,冀州这里该如何做?”
鲁肃关心的就是这点,鲁肃心中很清楚,他只要答应,就能得到这个重用,但冀州对吕布而言,同样非常的重要,冀州的恢复发展,关系到后面吕布的大业,不能有丝毫疏忽。
然而如今吕布帐下,能够在冀州这么复杂的情况下做好这事的,他只知道,刘晔肯定不行,因为冀州这里牵涉的世家太多,做出的决定都需要考虑各方。
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中间的这个度,可以说非常难把握,不仅需要铁血的手段,更是要能够镇住各方势力。
尤其是冀州还是吕布刚打下来的,没有任何基础,防备也是一个大问题。
吕布听着这个问题,也是一阵皱眉,将鲁肃调离,那么冀州该交给谁?
驻守冀州的大将,他倒是早就有人选了,但要在冀州落实他在青州的那些政策,恢复发展冀州,这个人是真的不好选择。
这时戏志才的声音传来。
“主公,可以让国让来冀州,让子扬去幽州,幽州的世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