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大唐:一心只想劝父造反的好太孙 > 第30章除了造反,我应该得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30章除了造反,我应该得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李象心头无比的复杂与沉重,他本意是来体验生活,而这个体验,都是有目的的体验,他只是为了弄出他想要弄出来的那些玩意罢了。

然而如今知道这些,更加使得李象想要将那些做出来了。

不为别的,只因为李象忽然发现,除了造反,他应该得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这天下苦难的人。

他虽然不想留在大唐,只想快点让李承乾造反成功,回到现代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但真正了解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后,李象不想自己带着遗憾回去。

他前世没有做成任何事,也没有去做任何事,整个人都没有目标,只知享乐,如今,他忽然想要挑战一下自己。

做这些,与自己回去,并不冲突,尽自己的能力去试一试,若能改变,那自然好,若是无法改变,他起码也能没有遗憾了。

回去,是他的第一目标,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动摇他的这个目标。

调整好心绪,李象随即看向杨景。

“百姓生存不易,王朝兴亡,皆是苦了天下百姓啊。

对了杨村正,刚才您说的东家杨彭,不知是哪里人?杨家庄与杨氏可有关系?”

杨家庄,杨彭,弘农杨氏,这些联系在一起,容不得李象不多想,实在是有些巧合了。

杨景没有丝毫犹豫,当即道:“小郎君,东家是杨氏出身,具体的,老朽就不知道了。

庒上有一定的关联,三十年前,杨家庄据说是弘农杨氏的庄子,但后面不知没有什么人了,现如今这些人,原本都是各地流民,被安置在了这里。

老朽及家小,同样是被安置在这里,我等也没有改名,便是一直叫杨家庄。”

李象这个时候有些明白了,三十年前,弘农杨氏还是巨无霸,后面隋朝覆灭,杨氏跟着没落,这个庄子,恐怕就是废弃的其中一个。

这时,杨景突然起身。

“小郎君稍坐,老朽去看看饭食做好了没。”

李象闻言点头,待杨景下去后,目光随即看向杨平俨。

“刚才的话你也听见了,那个杨彭,你知道是何人吗?”

杨平俨摇头道:“在下不知。”

看了杨平俨几眼,李象也不再去问,家族太大,不认识的人同样很多,也是正常的事情。

至于这里发生的事情,李象也不准备让百骑司的人告诉李二了,杨景都说这是公开的秘密了,那么知晓的人必然不少。

如今均田制虽然有瑕疵,但在总体上,确实是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着,大唐从贞观初年发展到如今,均田制的意义绝对重大。

这件事,恐怕李二本身也知道,只是发展良好,加上李二自身的野心,不想进行改动罢了。

如今李二的年纪逐渐大了,年轻时的英武正在逐渐消失,马上又要对高句丽用兵,李二不想折腾这些,也是人之常情。

改变,代表着未知,纵然改变,还不一定比现在好,而且还会牵动各方利益,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进行的,李二又一心想要征服高句丽,短时间是不可能将心思放在这上面的了。

等高句丽被解决,那时候的李二,已经没多少时间了,更不可去改变,只想求稳。

至于李二对高句丽的执念,李象也能够理解,大唐如今虽然灭国不少,但高句丽,却是所有人的痛。

这个痛,是当初的杨广所造成的,三征高句丽,大败而回,留下无数尸骨。

李二若是能够覆灭高句丽,那李二的威望,必然能够更上一层楼,以便李二能够继续他的泰山封禅大业。

李二之前两次泰山封禅,一次被魏征给死谏谏没了,一次是因为天象,以及薛延陀的动乱而停下,而且这一次的时间,还正是今年的二月。

在李象看来,这次恐怕要以灭高句丽而进行泰山封禅,尽管李象知道李二最终没有成功,没有封禅,但丝毫不妨碍李二这样做啊。

李象不再去想,这些事情想也没有用,别说他如今一个没有任何官身以及势力的太子长公子了,哪怕换成李承乾,想要改变这些事都很难。

尽管控制着思绪,但李象依旧有些心不在焉,显然那些思绪,没有受到控制,仍旧在遐想。

没多久,杨景端着饭菜到来,五碗稀粥,五个馍,一碗野菜,这个野菜,不过就是清水煮熟,没有任何添加,油是不用想了,即便是盐,李象都得打一个问号。

虽然如今盐没有征税,也确实比较便宜,但相较于普通百姓而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