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中午时分,古陵县的俏江南酒楼正处于一天中最喧嚣繁华的时段,人流如织,食客接踵而至,场面异常热烈。店内店外,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店小二们穿梭于席间,灵活应对每一位客人的需求。其间,不时传来食客高昂的点菜声:“小二,来两斤招牌江南春酒,再配上那份招牌麻辣牛蛙!”言辞之中透露出对美食的热切向往与期待。酒楼内飘荡着各式佳肴的诱人香味,尤其是江南春酒的醇厚与麻辣牛蛙的香辣味道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抵挡的美食诱惑,挑逗着每一个食客的味觉神经。
此时,张笙站立在酒楼大门前,环顾四周熙熙攘攘的食客以及忙碌有度的店员们,内心升起一阵成就感。未作过多停留,他径直步入账房。正埋头于账簿中的童掌柜看到张笙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行礼,尊敬地招呼道:“少东家,您来了。”
张笙颌首回应,直接切入主题:“童掌柜,本月给奔雷武馆的分红是否已送过去?”
童掌柜抬起脸,回道:“回禀东家,分红尚未送出,本来预备今天派人送去,没料到您亲自过来。 ”
听闻此言,张笙决断道:“那就取出来,我亲自送一趟。”
童掌柜略感惊讶,以往这样的事情往往是夫人或是他自己处理,少见张笙亲力亲为。但他并未多问,立刻从账房抽屉中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黄金,毕恭毕敬地捧上:“东家,这是本月应付给奔雷武馆的分红,请您过目。”
张笙接过黄金,简要验视无误后,收入怀中,向童掌柜点头示意感谢,继而离开了账房。
踏上去奔雷武馆的路上,张笙乘坐马车,途中闭目静养。三个月前,他成功领悟并修炼出了真气,并在这段时间里持续以真气温养身躯,对奔雷手的练皮、练肉、练筋三个阶段进行了重新锤炼,使其功力大幅提升,力量与速度相较从前增强了数倍不止。尤其令他欣喜的是,体内的内气日渐浓郁,直至昨日似乎达到了某种饱和界限。
此刻,张笙内心有些迷惘,不清楚自己如今究竟处于何种境界——究竟是达到了四品大成,还是已然圆满?一直以来,他有意无意地隐瞒着自己的真实修为,深知过早展露实力往往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然而,现实情况逼迫他不得不调整策略,因为他手上并未持有奔雷手内气修炼阶段的法门,虽然内气充盈,但却无法有效运用,这令他颇为困扰。
一番深思后,张笙决定公开自己的修为进展,前往武馆向师傅乐泰来请教奔雷手后续的修炼方法。考虑到距上次与师傅见面已有半年之余,自己有所进步也在情理之中,尽管这个进步确实大得令人咋舌。
不久,马车稳稳停在奔雷武馆的大门前。张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跨步走入武馆。武馆内部一如既往的热闹,众多学徒挥汗如雨,勤勉地在练武场上打磨技艺,刀光剑影映照出他们的激情与执着,整个武馆洋溢着蓬勃的活力。
张笙穿越熙熙攘攘的前院,来到了相对清静的后院。这里除了师傅乐泰来之外,仅见大师兄赵云雷和小师弟林逸两人。对于这样的安排,张笙并不觉得稀奇。武馆里的学员大致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付费学习基础武艺的普通学徒,他们在武馆进出自由;另一类则是通过严格筛选和考核成为入门弟子的,诸如张笙在内的六名师兄弟,他们有幸拜入乐泰来门下研习更高深的武技。
入门弟子群体中也有进一步细分,一类是天赋卓著、被视为武馆未来支柱的弟子,如大师兄赵云雷和小师弟林逸,他们从小跟随乐泰来习武,天生资质非凡,深得师傅的喜爱与栽培,肩负着传承武馆武艺的重大责任。另一类弟子,则是因为家庭背景深厚或者人际交往关系而被接纳为弟子的,包括张笙在内的其余四位弟子即属此类。尽管同样身为入门弟子,他们在武馆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大多会选择离开武馆,各自奔赴各自的前程。例如二师兄韩青石,在成为四品武者后,任职古陵县护城军校尉,以其卓越的武艺立身;四师妹苏清月、五师弟韩星虽尚未正式出师,但也已在各自家族中发挥作用,不再常驻武馆。这类弟子虽身处武馆边缘,但他们仍通过经济资助及其它形式的支持,维系着武馆的运营与发展。
张笙走进后院,先是恭敬地向师傅乐泰来行礼,随后又与大师兄赵云雷和小师弟林逸点头示意。乐泰来见张笙突然造访,眼中掠过一丝困惑,因为他知道张笙日常忙于酒楼生意,鲜少有闲暇来武馆。他略带诧异地询问:“张笙,你今日特地赶来,可是有什么事吗?”
张笙面带微笑摇头回应:“师傅,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