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目光远眺,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广袤的土地。
“先生所言极是,以战养战,方能迅速壮大我们的实力。”
朱允炆转过身,看向诸葛亮,沉声道:“先生,北伐之事事关重大,还需仔细筹谋才是。”
诸葛亮点头道:“陛下放心,臣会精心策划,确保万无一失。”
朱允炆微微颔首,又问道:“那先生觉得,何人可担此北伐大任?”
诸葛亮略一思忖,道:“翼德将军勇猛善战,子龙将军智勇双全,汉升老将军稳重谨慎,孟起将军则擅长奇袭。”
“这四位将军各有所长,若陛下有意北伐,可令他们共同领兵,互相协作,定能取得胜利。”
朱允炆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知道诸葛亮所言非虚。
“好!就依先生所言,令赵、张、黄、马四位将军共同领兵北伐。”朱允炆果断下令。
诸葛亮拱手道:“陛下英明。”
朱允炆又道:“那水师之事,便全权交由先生负责了。”
诸葛亮点头应下,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但也充满了信心。
两人又商议了片刻,诸葛亮便起身告退,离开了船舱。
朱允炆目送着诸葛亮的背影消失在船舱之外,心中却如同波涛翻涌,久久不能平静。
他知道,北伐之路虽充满艰辛,但这也是他重新夺回皇位的必经之路。
朱允炆转身回到座位上,双手紧握成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喃喃道:
“四叔,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便会再次相见了。”
杨应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朱允炆,心中也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我..我终于又能回到应天府了....
船舱外,海风轻轻吹拂着,带来了丝丝凉意。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杂念抛诸脑后,开始专注于北伐的筹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允炆和诸葛亮频繁地商议着北伐之事。
他们讨论着兵力部署、战术安排、粮草筹备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不知不觉间,船队便已然回到了万安岛。
走下天元宝船,朱允炆第一时间召集赵张黄马四位将军,来到住处商量北伐之事。
朱允炆站在住处的大厅内,目光如炬地扫过赵云、张飞、黄忠、马超四位将军,以及站立一旁的诸葛亮。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诸位将军,北伐之事,已经迫在眉睫。”
“今日召集大家,便是要共同商讨北伐大计。”
赵云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等早已准备就绪,只待陛下一声令下,便可挥师北伐。”
张飞粗着嗓子道:“陛下,我早已等不及了,只要陛下下令,我定要杀得那些蛮夷片甲不留!”
“陛下,我等亦是!”
黄忠和马超亦纷纷表示愿意领兵出征,为朱允炆效力。
诸葛亮羽扇轻摇,微笑道:“陛下,四位将军英勇善战,北伐之事定能马到成功。”
“嗯...”朱允炆点点头,沉声道:
“此次北伐,我们的目标是兼并满剌加,然后是暹罗国、真腊国、占城国,最终跨过安南,进入大明云南境内。”
“我们的兵力虽然有了不小的增长,但与朱棣相比仍有差距。”
“因此,我们必须以智取胜,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朱允炆看向赵云等人,继续道:“子龙,朕命你为北伐军主帅,统领全军。”
“翼德、汉升、孟起,你们三人分别担任副将,协助子龙作战。”
“此外,朕还会派遣一支万人水师随军出征,负责海上运输和警戒任务。”
赵云等人闻言,纷纷拱手领命。
诸葛亮补充道:“陛下,北伐之路虽险,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克敌制胜。”
“臣建议,我们可以利用水师的优势,进行奇袭和迂回作战,打乱敌人的部署。”
朱允炆点头赞同:“先生所言极是。”
“北伐之事,便交由子龙和先生负责了。”
“是,陛下!”赵云和诸葛亮齐声应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允炆开始忙于筹备北伐所需的粮草、军械等物资。
同时,朱允炆命在爪哇负责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