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古今通话 > 第3章

第3章

“想不到,我大秦六世操劳换来的基业,竟然败于你二人之手!”

“让六国束手无策的强秦,只历二世,便被取代!”

“李斯赵高,你二人之罪,百死莫赎!”

始皇愤怒的声音犹如滚滚炸雷,还没来得及干坏事的赵高、李斯当场吓的汗如雨下,同时跪了下去!

“陛下,臣冤枉,臣什么都没干啊!”

“陛下,这光幕在离间我们,这一定是六国遗民的妖法!”

……

大汉高祖刘邦,正观看短命秦朝,心里很是感慨。

“秦朝虽已败亡,可如这光幕所说,秦朝对后世的影响,确实很大!”

“郡县制,丞相制,我朝确实几乎照搬过来,没有改动!”

“甚至,我刘邦自称为‘朕’,也不过是在效仿始皇!”

取代了秦朝的刘邦,没有任何的骄傲,相反,还对始皇和秦朝充满了敬重。

“至于朕百年之后,皇位传于何人,看起来问题不是很大。”

“有萧何辅佐,何况太子刘盈是吕后亲生,他做皇帝,十拿九稳!”

……

大汉武帝,看着视频同样若有所思。

“朕这一生,连年征战,耗尽文景二朝的积累,国库空虚,民怨四起!”

“可大汉的疆域的主体,却还是秦朝那些!”

“如这光幕所说,秦朝那郡县制、丞相制,以及车、书、度量衡等,至今为我朝继承,几乎没有改动。”

……

三国,文帝曹丕看着光幕,长叹一声。

“要说我魏国疆域,不可谓之不够大!”

“西起凉州,东至辽东,南接吴越,北临草原!比之秦朝,也就少了江东,少了益州!”

“可若算上辽东广大地域,比秦国只多不少!”

“虽然如此,有秦朝的榜样在先,朕至今都不敢说自己完成了统一大业!”

……

大隋,文帝杨坚看着光幕,轻笑起来。

“秦朝的军力,确实强大!一力横扫六国,朕不如也!”

“不过秦朝坏就坏在,始皇生了个逆子!”

“朕在这方面,就比始皇强多了。”

“老大勇儿老实憨厚,老二广儿机灵活泼,所有的儿子都孝顺善良,我大隋必能传世万代!”

……

大唐,开国君主李渊看着这光幕,眉头紧随。

“始皇出身尊贵,家势显赫,自幼便是皇帝,各方面都比朕强。”

“但即便如此,他也用了奸臣,他也生了逆子!”

“朕的大臣和儿子,在朕百年之后,能让朕放心吗?能让大唐传承下去吗?”

想想陈叔达等人对李世民的维护,想想王珪等人对建成的拥护,再想想做人滴水不漏的封德彝,李渊对这些大臣顿时没了信心。

而再想到建成、世民、元吉三子时,李渊更感觉心里哇凉哇凉的。

“扶苏贤能,都被胡亥给逼死了。”

“李世民这小子,骁勇善战,麾下能人不少,他要哪天一个不顺心,建成一家老小可怎么活?”

“始皇没想到,故而酿成大祸!朕现在就想到,是不是该早做打算?”

……

宋太祖赵匡胤看着光幕,一脸得意。

“秦国固然强,但秦始皇实在是没什么头脑。”

“天下都一统了,那些大将还掌兵!”

“朕就不一样,一个杯酒释兵权,直接让那些大将回家种田去了。”

“至于传位的问题,朕也不怕奸臣篡改遗诏!”

“为什么?因为朕有好兄弟赵光义啊!有他在,哪个奸臣敢作祟?”

……

大明太祖朱元璋,老态龙钟的他,看着天空中的光幕,心中颇为庆幸。

“太子死后,咱就怕允炆这孩子日后登基压不住朝中勋贵!”

“故而这些年,咱不遗余力打击功臣。”

“到现在,那些刺头已经被削的七七八八,再有方孝孺等贤能之人辅佐允炆,便不怕有谁能反了天!”

“以后允炆即位,内有方孝孺总揽朝务,外有朱棣等王叔替他守好国门,这局势就稳了。”

“就冲这个,咱也比始皇高明!”

……

大清,康熙皇帝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却还强撑着最后的一口气,听着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