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嘴角,不自觉的咧了起来。
他猜想,董卓和袁家反目,肯定需要拉拢其他顶级世家。
而他太原王家,正是不二人选。
若是此时向董卓示好,董卓定会大为感动,将其引为心腹。
想到这儿,只见王允大步上前,面朝刘辩开口道:
“启禀陛下,董刺史铲除逆贼十常侍,又挽救洛阳于水火之中,乃是社稷之忠臣!”
“微臣认为,董刺史理当接任大将军之职,扶大厦之将倾!”
霎那间。
群臣纷纷把目光看向王允。
“这……怕是有所不妥吧?”
话音未落,士孙瑞站出来反驳道。
但还没等他说出反对的理由,只见王允继续补充道:
“董刺史受诏进京,乃是匡扶大汉的有功之臣!”
“此等忠臣,若是不重赏,又何以安定天下?”
“况且,诸位今日之所以还能不受十常侍之惊扰,董刺史功不可没!”
王允眼中大义凛然,仿佛今天不重赏董卓,就是和他王允过不去似的。
杨彪、马日禅二人,不由面露讥讽。
在他们看来,这王允老儿,是上赶着想要巴结董卓啊!
不过。
董卓却忽然摆手打断道:
“太仆大人言重了。”
“在下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为国除贼,本就是职责所在。”
王允微微愣住,他可不信董卓对大将军之位没有觊觎。
但董卓现在却拒绝了他的提议,莫非……是嫌大将军之位不够?
大将军之位都不够,那什么够呢?
眼见董卓放弃继任大将军,士孙瑞得意的向后退了一步。
董卓却仿佛并没有察觉到士孙瑞的笑容,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诸位,天色渐晚,陛下需要休息,就先散了吧。”
“但明天早上,还要麻烦诸位再来这里一趟。”
“毕竟,咱们谁也不知道,城内还有没有十常侍的余党。”
董卓饶有深意的留下这句话。
群臣胆战心惊。
十常侍余党的判定标准是啥,完全取决于董卓的一言堂。
王允是最后一个离开皇宫大殿的。
离开之前,他瞅着董卓那伟岸的身影,心中渐渐升起一丝阴霾。
比起道貌岸然的袁隗,董卓这个看似莽撞,其实心眼子贼几把多的西凉壮汉,貌似……更不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