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姜迟也没能帮忙浇菜地,陈锦不让她做。
陈锦说这些体力活儿他能做的全都他做,姜迟休息就好。
陈锦浇完菜地后把水桶放好,随后带着姜迟去房间。
他要抄书。
房间桌子上摆放着一小堆的书籍,还有一些纸,都是陈锦赚钱的物品。
陈锦搬来凳子让姜迟坐在他身边,他则是坐在日常抄书的凳子上。
姜迟坐下后指着桌上几本书:“夫君,这几本都要抄吗?”
“嗯。”陈锦拿起墨条开始研墨,并且和姜迟解释:“每次抄书会按照书的厚薄给二百文至一两银子不等。”
姜迟略微算了一下,二百文换成现代的钱,大约一百元一天。
“如果这几本抄完大概多少钱?”
陈锦看了看这几本书,都不算厚:“差不多一两银子。”
姜迟想着那也挺多啊,一两银子,足够他们一家生活许久了。
陈锦又道:“但是并不是天天都有需要抄的书,那个老板可怜我,所以有抄书的活计会先给我。”
姜迟点了点头,主动说:“我帮你磨墨吧?”
陈锦没问姜迟会不会,只道:“那你就试试吧。”
姜迟接过墨条,慢慢磨着,墨条慢慢融化,成为墨水。
陈锦见状放心了,提笔开始抄书,一个字一个字抄得很认真。
抄书的要求,字迹工整,不能有错误,所以陈锦的一笔一划都得很小心才行,不然抄错了就得重新抄。
姜迟一边磨墨,一边观察陈锦的字迹,工整方正,一撇一捺皆有风格,类似小楷字体。
陈锦低头认真抄写,一直没有抬头。
两人一人抄书,一人磨墨。
陈锦往常觉得略显无聊的时间,现在也变得有趣起来。
姜迟磨了半天墨水,看陈锦抄了半天书,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她没有打扰陈锦,而是打算去院子里摘菜煮饭。
“去哪里?”
姜迟刚站起来,陈锦出声了。
姜迟见陈锦头都没抬,她以为陈锦很专心,没想到陈锦一直在关注她。
“我去院子里摘点儿菜苗,中午煮汤。”
陈锦闻言放下笔,又拿起尺子把纸压住,这才抬头面对姜迟。
“我和你一起去,我教你怎么摘菜。”
陈锦不打算以后让姜迟干活儿,只是他不久之后要参加院试,姜迟得会自己做饭吃。
等他成为秀才就好了,家里可以买个下人,姜迟就再也不用干活。
姜迟从没有摘过菜,她原本打算问007来着,既然陈锦愿意教她,她很乐意学。
“好。”
陈锦手上提着篮子,另外一只手牵着姜迟,两人在菜地旁的小道上蹲下。
陈锦告诉姜迟,摘菜不能把一个坑的菜全都摘完,应该先把厚的地方的菜匀薄,这样菜才能长得起来。
姜迟学着陈锦的样子摘菜,两人蹲在那里,没注意到李月已经起来站在门口看着他们。
李月心里很高兴,她这个儿媳妇儿以前傻是傻,幸好脑子正常以后是个勤劳肯干的姑娘。
她看了一会儿转身去厨房生火去了。
中午煮的菜苗,和昨天买的肉一起煮。
只有一个菜有些简陋,但是姜迟吃得很香。
自己家里种的菜就是香甜。
下午陈锦继续抄书,姜迟坐在外面,用家里的刀削竹子。
她不会绣花做衣服,但是她会打猎。
古代打猎的弓箭和之前有个世界的差不多,她见过,自己也能够做出来。
李月告诉她,再过几日,村里的女人会相约一起去山脚看看有没有什么野货,可以找一些回来补贴家里。
姜迟不打算在山脚晃悠,她喜欢去深山老林。
姜迟正专心做弓箭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外面喊。
【宿主,是您夫君二叔的儿子陈知聿。】
姜迟手上的动作停下来。
陈知聿这人可不是个好东西,他的性格简直得到他父母的真传,没少给陈锦找麻烦。
这时候陈知聿来做什么?
姜迟不想思考太多,开门不就知道了。
她放下手上的工具,起身前去开门,陈知聿就站在门口。
陈知聿这人今年十九岁,比陈锦小一岁,长相一般,偏偏自诩是话本子上的风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