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大文学 > [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 273. 273(二更) 命题作文

273. 273(二更) 命题作文

浪。

乔岚、乔亭、任鸿是如此。

乐平书院中的那些学子更是如此!

这些人身在乐平的群山环抱之中,来自长安的消息倒是没少接收。

尤其是那几个最为出色,或者天资最为出众的。

为了预防部分消息的外泄,乔琰甚至专门让人在乐平书院中拿出了一座藏书楼,作为他们的交流之地。

从长安甚至是从各州各地获知的信报,被判定为应当被他们获知的,都会送到此地的信箱中,由一人取出后念给其余众人听。

这也是为了保持他们对天下局势的敏感度和见闻广博程度。

当然,最近这里的话题,大概还是跟长安比较多。

新帝登基和弘文馆落成的时候,他们之中的一部分是去长安观礼过的,庞统就是那个时候来乐平的,算起来都快有半年的时间门了。

庞统也早提前告知了乔琰,他已经做出了决断,解除了一些消息对他的限制。

可惜五月里的长安新路落成却没能让他们前去。

虽然在场的都见过水泥的样子了,但怎么说呢,没能见到其他人对这条路的反应,也得算是一种遗憾。

还有另外的一项遗憾大概是——

“若是我们也在那里,这长安新路的征文,哪里能只让王仲宣独占鳌头。”

这话是向道。“行了,都别讨论什么长安路的征集文稿书画活动了!看看这个!”

众人循声朝着她看去,见她的手上还拿着一张纸。

准确的说,那是一张信纸。

戏志才跟在吕令雎的后面,慢吞吞地走了进来,对于这个太有活力的书院大姐头,他也有点无奈。

这孩子过分旺盛的精神还是得什么时候往战场上丢过去。

好在现在有一件可以分散掉他们注意力的事情了。

见众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她的方向,吕令雎清了清嗓门说道:“君侯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命题作文。”

陆议和诸葛亮曾经被乔琰留过那个关于兽类排兵布阵问题,难免有点不太好的预感。

不过,乔琰这回布置任务还是很正经的。

起码跟她在长安的征文活动一样,是出于实际作用考虑而做出的征集。

同时,这不是一出对着乐平学院的所有人发出的命题作文征集,而只对着她看好的这些潜力股。

考虑到其确实不太寻常,连年龄太小的都先暂时被踢了出去。

这次命题作文的内容叫做——

如何说降公孙度。

不是公孙瓒,是此时的辽东太守公孙度。.

说实话,祖郎这人是不太相信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的。

毕竟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在大汉境内传播的时间都不能算特别长,就连整套理论都没有发展到特别完备的状态。

它们对于原本处在士族豪强吞并压迫之下的黔首,或许因寻找精神寄托的缘故,有着相当强的吸引力,对于祖郎这种自号为“泾县大帅”的,却不是这样。

所以他也理所当然地不相信,在徐州广陵郡传播发展的佛教,能起到让孙策遭受天罚这样的结果。

若是这话传到乔琰耳中,那听来就更像是个笑话了。

这世上倘真有业报天罚这种东西,以传教为手段蛊惑民众的笮融,无疑要比只是在跟士族相处上没有拿捏好尺度的孙策,更加符合遭到报应的标准。

笮融也就是靠着没人能或者说没人想到来拆穿他的真面目,这才到如今依然吃得很开,俨然一派佛教在东南方向代言人的姿态。

不过,祖郎虽然对这话不太信,却还是打算往徐州走一趟。

反正把笮融让下属说的东西翻译成人话,大概就是——

我要举办浴佛节,你来我这里参观一趟,我帮你对(诅)付(咒)孙策。

那这没什么毛病。

如今的本土佛教甚至还没有限制人吃肉的习惯,自然也没有对酒水的限制。

祖郎想想早前从广陵郡那边流传到丹阳的传闻,猜测这场浴佛节的盛会上也就不可能缺了这两件东西的供给,说不定比起他在泾县的吃喝还要好得多,那也不妨去看看,顺便带手下的人混几顿饭。

但他这一有了动作,当即被人报到了周瑜这里。

“祖郎去了广陵?”周瑜抬眸朝着报信之人看去,脸上闪过了几分意外之色。

因山越实是扬州境内的头号不安定因素,比起那些有可能会在背后捅刀的世家还要表现得直白,在孙策南下豫章之后,周瑜就让人专门对祖郎等人进行盯梢,以防他们忽然转守为攻,打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盯梢的消息是他的心腹送回来的,可信度绝对高。

可祖郎这忽然有了动作,竟不是要对孙策不利,而是北上徐州。

豪强地主之所以是豪强地主,与他们和所处土地之间门的密切关联是有关的,等闲情况下,实不该外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