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看见远处那一条长安新路的一抹颜色,眼见此景她心中多了几分沉静从容。
“对我们来说,农耕之法的标准化培养,是给三地民众往来打基础,也是让新来到此地的人有一条切实可行的融入之法,早前积攒下会不会水土不服,他需要先辨别一番。民众没有切实可靠的产量证据也并不会接受这样一出贸然的改变,除非他先用自己的田产实验一年。但起码,他已经错过今年了。”乔琰说道:“这看似是舍,又为何不是打乱了对方计划的得呢?”有一句话叫做“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但对袁绍来说,很有可能是“学我者也死”。“多年来的差距已经造成,除非渭水决口,关中不存,否则袁绍要想通过知道这些看似有用的东西,得可真有够损的。在青州研究造船之术,不就是在说——让袁绍考虑一下出海遁逃这个选择吗?但或许郭嘉所笑的并不只是因为这出调侃,还因为从乔琰话中透露出的自信底气。她还正在风华正茂之时,也自有一派能让麾下人事日新月异的气魄,所以在这时局变迁中,她已不再惧怕有人会学走什么东西。因为她还在往前,直到领先在所有人前面,让人没有这个学习她种种举措的可能。也正是在袁熙回返邺城的这一日,在长安投稿评选结果公开于此地的同时,长安绘画院的建造计划与招募人手之事也公布了出来。绘画?长安的民众刚经历了一番十岁孩童驳斥种种质疑,并当场画出了长安街头一隅景象以表自证之事,就看到了这样的新消息。在现如今的条件下,大多数人的童年是没有什么玩具的,所以不少人都曾经折了树枝在沙地泥地上涂涂抹抹,以打发时间。就像早期的甲骨文比起文字更像是画画一样,这是一种很容易传递出他们情绪的方式。但这也在他们的认知之中要比识文断字低了一个层次。所以当这样的消息传出的时候,这些人都不由有些疑惑,为何要以一个正式部门的方式来组成绘画院。()?()他们循着这条通告看下去,而后,就算是不识字的人也看明白了这个绘画院的意义。
?本作者千里江风提醒您《[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这张通告上画着四张图。()?()
第一张是今年的渭水新开水渠标注,意在告知民众,可以在水渠所能浇灌到的范围内开拓荒地。()?()
第二张是氾胜之书上的区田法示意,意在以最简明扼要的方式让人看清种田的标准操作。
第三张是一幅被蛇咬伤之后的救急示意。第四张则是一副图与字的对应,意在解释此图在识字上的妙用。这绘画院的存在绝不是什么士人的消遣,恰恰相反,这是为了更多不识字的人拿出的东西!所以当他们被告知,此地唯独需要的是绘画天赋而不要求识字后,长安街头的话题顿时再一次被引爆。这对想要改换门庭,改变原本只能从事耕作之事的人来说,好像是另外的一条路。“绘画院的院长是赵歧,你们认得此人吗?”人群中有人问道。赵歧的年龄太大,放在有些事情上可能不是好事,但在这里绝对可以算。从他出生的公元108年到如今的192年,他留下了太多可以让人说起是事情。他早年间因得罪宦官被迫逃亡北海卖饼,被仰慕他高义的人所救。他曾经担任过并州刺史,算起来还跟乐平侯有那么点缘分,却因为党锢之祸而遭到禁锢十多年,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孟子章句》的撰写。他也曾经被调往敦煌做太守,可惜遇到了边章作乱,差点被作为人质劫持,依靠着辩才逃回来。这是一个做官的运气不怎么好,有点接地气,又算是清流士人代表的人物。由这样的人担任绘画院的院长,在长安民众看来是很合适的。在十余日后停驻在这公告下的那人,则第一眼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张救急示意图上,眼中露出了几分惊喜之色。刚接到乔琰亲笔来信邀约的时候,张仲景还有些犹豫是否前来,还是因为那高度酒的存在,才让他决定先往长安来看看。现在看到了这幅画,他忽然直观地意识到,乔琰在推行医术上的种种举措虽让人意外,可每一项都是在做实事。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支持他完成那些伤寒病症的整合工作!他并没有做错抉择!现在是该当去见见乔琰的时候了。